1.单选题- (共8题)
1.
【小题1】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小题2】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 B.5° | C.8° | D.10° |
A.①和④ | B.②和③ | C.③和⑤ | D.④和⑤ |
3.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小题1】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小题2】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小题3】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A.13.5℃,12.5℃ | B.22.5℃,13.5℃ |
C.22.5℃,14.5℃ | D.13.5℃,14.5℃ |
A.101米 | B.198米 |
C.298米 | D.601米 |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 D.H地比B地降水多 |
4.
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小题2】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小题3】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小题4】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

【小题1】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①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5.
读澳大利亚北部风向示意图,判断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西北季风出现的月份及其主要成因是
【小题2】M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小题1】图中西北季风出现的月份及其主要成因是
A.1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 B.1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
C.7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 D.7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
A.混合农业 | B.乳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6.
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霖,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下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

①受山体阻挡影响 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 ③受地面增温影响 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

①受山体阻挡影响 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 ③受地面增温影响 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7.
西秦武力消灭六国,实施暴政,中原移民开始大批南下,有了 “东方犹太人”之称的客家人。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小题2】客家人的先祖在南迁过程中,生活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叙述不可能的是

【小题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
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 |
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季雨林 |
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
A.餐桌上的面食越来越多 | B.身上的衣服越来越薄 |
C.食物的保存越来越难 | D.民居的防御功能越来越明显 |
8.
下图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小题2】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小题1】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 | B.温度 | C.地形 | D.光照 |
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
B.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
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
D.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