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某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

(1)描述S半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指出其流域的最主要开发利用方式?(6分)
(2)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说明S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10分)
(3)分析S半岛以东海域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分析该海区盐度低的自然原因。(6分)
材料: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某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

(1)描述S半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指出其流域的最主要开发利用方式?(6分)
(2)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说明S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10分)
(3)分析S半岛以东海域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分析该海区盐度低的自然原因。(6分)
2.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09月22日《农民日报》“秋雨绵绵落华西”——2014年9月7日以来,一场接一场的秋雨接踵而至,四川陕西等地迎来今年时间最长的一次降水过程,局地发生暴雨洪水灾害。(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指渭水流域、汉水流域、重庆、四川等地区的秋雨)。陕西当地俗称“秋淋”,四川等地也有“你有万担粮,我有秋里墒”之说。
材料二雅安市是中国四川省中部偏南下辖的地级市,素有“川西咽喉”、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说,俗语“雅无三日晴”,号称雨城。
材料三甲图为华西秋雨成因示意图,乙图为雅安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表1:雅安气候资料。

甲图 乙图
(1)根据表格描述雅安气候特征
(2)据图甲、图乙,分析地形与雅安“雨城”形成之间的联系
(3)简述华西秋雨对四川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2014年09月22日《农民日报》“秋雨绵绵落华西”——2014年9月7日以来,一场接一场的秋雨接踵而至,四川陕西等地迎来今年时间最长的一次降水过程,局地发生暴雨洪水灾害。(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指渭水流域、汉水流域、重庆、四川等地区的秋雨)。陕西当地俗称“秋淋”,四川等地也有“你有万担粮,我有秋里墒”之说。
材料二雅安市是中国四川省中部偏南下辖的地级市,素有“川西咽喉”、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说,俗语“雅无三日晴”,号称雨城。
材料三甲图为华西秋雨成因示意图,乙图为雅安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表1:雅安气候资料。

甲图 乙图
| 1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气温 | 6.3 | 7.7 | 11.6 | 16. 8 | 20.8 | 23.3 | 25.1 | 24.9 | 21.0 | 16.7 | 12.4 | 7.8 |
平均降水 | 20.8 | 31.9 | 50.9 | 93.0 | 129.4 | 181.0 | 369.5 | 433.6 | 206.6 | 98.3 | 56.5 | 20.9 |
降水天数 | 13.3 | 16.1 | 18.6 | 17.8 | 19.1 | 19.3 | 20.1 | 18.8 | 20.8 | 20.4 | 16.3 | 12.6 |
(1)根据表格描述雅安气候特征
(2)据图甲、图乙,分析地形与雅安“雨城”形成之间的联系
(3)简述华西秋雨对四川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
3.
(10分)【旅游地理】
材料一 青海省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大省”和“富省”,但是2011年其旅游总收入仅2.3 亿元,为江苏省的1/56。
材料二 2011 年入青海省国内游客构成。
(1)材料中反映出的青海省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 分)
(2)从表中可以看出,作为青海近邻的西藏入青旅游的人却很少,分析其原因。(6 分)
材料一 青海省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大省”和“富省”,但是2011年其旅游总收入仅2.3 亿元,为江苏省的1/56。
材料二 2011 年入青海省国内游客构成。
位次 | 1 | 2 | 3 |
职业构成 | 专业/文教科技人员 | 企业管理人员 | 工人 |
旅游目的 | 休闲/观光/度假 | 商务 | 探亲访友 |
主要客源地 | 甘肃 | 陕西 | 四川 |
(2)从表中可以看出,作为青海近邻的西藏入青旅游的人却很少,分析其原因。(6 分)
4.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霜冻是指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出现的日期称为终霜冻日。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等高线和终霜冻日分布。

(1)归纳该省终霜冻日的空间分布特征,简述主要影响因素。(6分)
(2)请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当地农民减轻霜冻灾害。(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霜冻是指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出现的日期称为终霜冻日。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等高线和终霜冻日分布。

(1)归纳该省终霜冻日的空间分布特征,简述主要影响因素。(6分)
(2)请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当地农民减轻霜冻灾害。(4分)
2.单选题- (共4题)
5.
下图为我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8′W)科考基地附近的局部等高线图,“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这里”最可能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6.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阳历的9月7日前后。白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大,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在湿润地区尤为显著。读“中国白露至秋分期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白露至秋分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出现白露现象最典型的地区是

【小题1】白露至秋分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昼短夜长,昼渐短 |
B.南极点附近极夜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
C.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 |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A.塔里木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大兴安岭 |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7.
读某日①?④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③地( )。


A.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B.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C.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
D.正午太阳髙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