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963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2/29

1.综合题(共3题)

1.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区域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下图为我国汉中地区及周边地形图。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指出影响图中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
汉中地区是“中国最北缘柑橘生产基地”,汉中柑橘具有甜中潜酸、口感爽劲的独特风味,享有“橘乡”之美称。
(3)简要分析汉中地区成为我国柑橘种植最北地区的条件。(6分)
“石坎梯地”(下图)是本地区山区坡耕地整治常采用的一种模式。

(4)推断石坎梯地在保持水土方面所起的作用。(6分)
2.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澎湃新闻2014年9月13日报道,BBC报道称中资承建商兼经营商“尼加拉瓜运河开发投资公司”宣布,横贯中美洲地峡的新运河工程经费将达500亿美元,运河全长278千米,规模约为巴拿马运河三倍,途经尼加拉瓜湖105千米,还设有2个水闸。其大胆的设计构想还包括建设两个主要海港、一个飞机场、一个自由贸易区和一个综合旅游区。施工阶段,项目将直接雇佣5万多名工人。工程后期,还将设立自由区、金融区、保税加工区与城市生活区,后期配套工程共将创造约250000个工作机会。一旦投入运营,其将创造20万个工作岗位,几乎相当于目前尼加拉瓜整体劳动力的10%。
材料二:图19为尼加拉瓜简图。尼加拉瓜位于中美洲地区中部,北界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中部为高地;东部为海岸平原,多丛林沼泽,地势低平;西部为沿岸低地,其东多火山、湖泊。平原高温多雨;西部沿岸低地,降水明显少于东部,且有干、湿季之分;中部高地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5~12月为雨季。数万年前,尼加拉瓜湖曾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

(1)该国的东北部的植被为_________。
(2)说出尼加拉瓜湖水位季节变化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和图文资料,从内力作用及水循环的角度解释尼加拉瓜湖是世界上唯一有海洋鱼类的淡水湖的原因。
(4)针对尼加拉瓜运河的开凿,你是否支持。请说明理由。
3.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8分)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6分)

2.选择题(共6题)

4.直接写出得数。

75÷100={#blank#}1{#/blank#}     84 ÷ 7={#blank#}2{#/blank#}     0.76+0.34={#blank#}3{#/blank#}   0.125÷ 316 ={#blank#}4{#/blank#}

5.79-4.21={#blank#}5{#/blank#}      0.32 ÷ 0.3={#blank#}6{#/blank#}    24÷ 89 ={#blank#}7{#/blank#}     35 +0.8={#blank#}8{#/blank#}

57÷1021= {#blank#}9{#/blank#}      1213= {#blank#}10{#/blank#}       50×40%= {#blank#}11{#/blank#}   217×12×17= {#blank#}12{#/blank#}

5.直接写出得数。

75÷100={#blank#}1{#/blank#}     84 ÷ 7={#blank#}2{#/blank#}     0.76+0.34={#blank#}3{#/blank#}   0.125÷ 316 ={#blank#}4{#/blank#}

5.79-4.21={#blank#}5{#/blank#}      0.32 ÷ 0.3={#blank#}6{#/blank#}    24÷ 89 ={#blank#}7{#/blank#}     35 +0.8={#blank#}8{#/blank#}

57÷1021= {#blank#}9{#/blank#}      1213= {#blank#}10{#/blank#}       50×40%= {#blank#}11{#/blank#}   217×12×17= {#blank#}12{#/blank#}

6.直接写出得数。

75÷100={#blank#}1{#/blank#}     84 ÷ 7={#blank#}2{#/blank#}     0.76+0.34={#blank#}3{#/blank#}   0.125÷ 316 ={#blank#}4{#/blank#}

5.79-4.21={#blank#}5{#/blank#}      0.32 ÷ 0.3={#blank#}6{#/blank#}    24÷ 89 ={#blank#}7{#/blank#}     35 +0.8={#blank#}8{#/blank#}

57÷1021= {#blank#}9{#/blank#}      1213= {#blank#}10{#/blank#}       50×40%= {#blank#}11{#/blank#}   217×12×17= {#blank#}12{#/blank#}

7.实验室配制500mL 0.5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器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8.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9.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单选题(共8题)

10.

   2015年3月9日,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飞行从阿布扎比启程,向东途经重庆等11个城市,于2015年7月末返回阿布扎比。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城市中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
A.夏威夷B.纽约C.阿布扎比D.重庆
【小题2】飞行期间,重庆与纽约相比(   )
A.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重庆的白昼始终较短
C.两地均有太阳直射现象D.两地正午物影方向不同
11.
黄河上游自宁夏到内蒙古托克托先后流经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流程大约1000公里(如下图所示)。由于沙漠的快速推进,黄河在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受盛行风影响,流沙可能大量进入黄河的沙源地是
A.河东沙地B.乌兰布和沙漠
C.库布齐沙漠D.河套平原
【小题2】宁夏平原逃脱了被沙漠侵吞的厄运,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位于半湿润区
C.山脉阻挡D.黄土覆盖
【小题3】与中游相比,该段黄河
A.有凌汛现象B.落差大
C.水土流失严重D.含沙量大
12.
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A.上午B.正午C.傍晚D.凌晨
【小题2】逆温的影响有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②利于雾的形成  ③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上述材料并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A.迁移农业B.混合农业
C.乳畜业D.游牧业
【小题2】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A.山前平原—夏季B.高山-春季
C.河谷低地-冬季D.沙漠-秋季
【小题3】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于()
A.垂直地带性分异B.非地带性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14.
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别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
A.逐步变暖B.先暖后冷
C.逐步变冷D.先冷后暖
【小题2】下列自然条件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是
A.入海河流沉积作用B.地壳运动
C.风力的侵蚀D.海浪的侵蚀
15.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题。

【小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
【小题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6.
下左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下右图)或公路涵洞的方式。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铁路交通
D.水运
【小题2】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A.防城市内涝B.夯实地基,防止地面沉降
C.阻止行人穿行D.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
【小题3】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65%的路段建有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其主要作用是
A.防雨B.防冻土
C.防滑坡D.防风沙
17.
随着201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为了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城市之间既经济又快捷的商品流通,应大力发展的运输方式为()
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
C.管道运输D.公路运输
【小题2】7月份,某轮船由南向北航行到“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S处时,船员记录的情况,可信的是()
A.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B.沿岸地区生长茂密雨林
C.轮船航行顺风顺水D.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6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