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沙市中学等校高三仿真模拟文综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954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

1.综合题(共4题)

1.
(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13年年初,一份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在互联网上被关注,随之引发了公众对地下水现状的关注和忧虑,地下水污染问题正被高度聚焦。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我国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由地表环境污染加剧引发的地下水污染,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材料二地下水污染示意图。

(1)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主要有哪些?(4分)
(2)说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6分)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定义,雨育农业是指完全不依靠河流及地下水源灌溉,或仅有田间坑塘补充供水条件,以种植一年生作物为主,或兼种多年生作物或兼养家禽、家畜的种植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完全依靠当地自然降水进行耕作的农业。这类农业占亚太区域可耕地面积的64%,生产率很低,仅为灌溉区域农业的48%。以下为伊拉克雨育农业、山地牧场和灌溉农业分布示意图和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图。

(1)比较①、②两地冬季日照强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伊拉克雨育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分布特点,并从气候资源的利用角度分析提升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3)针对该区域油气资源丰富的特点,简述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
读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 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4)有人主张将我国东部部分人口迁往新疆,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4.
(自然灾害)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简述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并简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选择题(共2题)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单选题(共5题)

7.
2013年12月24日,由于天气状况骤然恶化,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在南极洲沿岸被厚冰困住。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前往施救。2014年1月2日,因气象、水文条件的变化在俄罗斯科考船上的人员成功转移后准备撤离时,中国“雪龙”号科考船也被海冰困于东经144°25′、南纬66°39′的位置。受困时,“雪龙”号船头朝向西北方向(北偏西20°)。在多方努力下,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和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分别于1月7日和8日成功脱离困境,冲出重冰区,驶入清水区。图甲和图乙分别为“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受困和我国“雪龙”号科考船被困照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雪龙”号科考船所在海域的风向变化
日期
1月6日
1月7日
1月8日
1月9日
风向
东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小题1】脱困前,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距离图乙照片中四海区最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1月4日,“雪龙”号科考船被困海域还在刮强劲的东南风,据观察,其东南方向约5千米处有一冰山。关于该冰山漂移的动力、方向及对“雪龙”号科考船的影响等说法,正确的是
A.动力主要来自盛行西风,向东南漂移,对“雪龙”号科考船不构成威胁
B.动力主要来自极地环流,向西漂移,对“雪龙”号科考船可能构成威胁
C.动力主要来自东南风,向西北漂移,对“雪龙”号科考船不构成威胁
D.动力主要来自西风漂流,向东漂移,对“雪龙”号科考船可能构成威胁
8.
下图示意一天内不同时刻沿水泥混凝土面层(指路面最上层)纵向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B.14:00时在10 cm深度处温度最高
C.表层热量逐渐向下传递,其最大深度为20 cm
D.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日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小题2】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泥混凝土比热容小,不适宜作路面建设材料
B.表层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开裂,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做防裂处理
C.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
D.一天中10:00~14:00水泥混凝土面层增温最快,应进行洒水降温
9.
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落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A.涨急时刻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C.落急时刻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小题2】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
A.向上游移动B.向下游移动
C.在原地不动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
10.
下表为中国三大地带人口老龄化变动情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指标
沿海地带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1990
老龄人口比重(%)
6.16
5.23
5.20
相对份额(%)
46.85
32.49
20.66
2000
老龄人口比重(%)
7.67
6.59
6.37
相对份额(%)
47.89
31.95
20.16
2010
老龄人口比重(%)
9.09
8.72
9.05
相对份额(%)
46.63
31.92
21.45
 
【小题1】形成三大地带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人口基数C.自然环境D.人口迁移
【小题2】下列关于三大地带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叙述,合理的是
A.沿海地带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青壮年人口迁入的多B.西部地带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C.由于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入,沿海人口年龄结构将会年轻化D.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降低
11.
湖北汽车工业始于十堰,之后拓展到襄阳、随州、武汉,形成了千里汽车工业走廊,走廊中的四大工业基地各有特色,十堰以生产卡车为主,随州以罐式车、环卫车等为主,襄阳以商务车为主,武汉以小轿车为主。读“湖北汽车工业走廊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60年代,我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布局在十堰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技术B.市场C.交通D.政策
【小题2】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各具特色的汽车产业布局是为了
A.减少无序竞争B.减轻环境污染
C.获取规模效益D.加强科技与信息的交流
【小题3】近年来,湖北东风汽车公司加大了与国外公司组建合资企业的力度,这样做有利于
A.减少零部件的运输成本B.进口外国原材料
C.利用国外的品牌和技术优势D.开拓国际市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