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长沙三校高一下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95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8/15

1.综合题(共5题)

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城市中,____城市更有条件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2)甲地的商业网点要____(填“多”或“少”)于乙地的商业网点。
(3)据图填写,乙地的综合运输网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综合运输网。
(4)若甲、乙两地是我国东部、西部地区的代表,那么,代表东部地区的是____。
2.

   下图代表“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实线代表已经过去的时间,虚线代表未来的时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①~②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发展速度最快的时间点是________:人口规模最大的时间点是________。
3.
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得出北京市的人口和河南省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
(2)据表简答北京市和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差异性表现在__________。
4.
读下陶,读图表示不同级别的中心地。中心地A的服务有百货店、餐馆、理发店、学校、银行、医院,中心地B提供的服务有百货店、餐馆、理发店。(图中黑点为中心点)完成下列各题。

(1)请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中心地A和中心地B。
(2)假如图中的两个中心地分别表示县城和乡镇,那么表示县城的是____,表示乡镇的是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中心地的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多
②中心地服务范围内的人口数一般低于门槛人口数
③中心地A的门槛人口比中心地B高
④中心地A有中心地B所具有的职能,而且具有中心地B所没扫的比较高级的职能
5.
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
(2)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除了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外,在交通形态、构成运输网的运输方式差异上明显,请填表说明

2.单选题(共13题)

6.
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B.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40年代的气温
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
D.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的气温
【小题2】上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小题3】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7.
与汽车厂配套的生产厂家有计速器厂、齿轮厂、轮胎厂等工厂,它们之间的联系属于( )
A.商贸联系B.信息联系C.生产联系D.地理空间联系
8.
人口容量的特点不包括(   )
A.警戒性B.临界性C.相对性D.区域性
9.
根据下表信息, 表中数据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
A.城市数目B.工业总产值
C.城市人口D.城市人口比重
10.
如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科绘制的当地城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水位是指水面的海拔)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指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上图时出现的一处错误是()
A降水总量
A.气温柱状图B.地下水水位变化C.降水柱状图
【小题2】关于该城市在规划建没过程中,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地下水的开采量B.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C.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D.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11.
城市化过程往往导致城乡间出现巨大差异,下列要素可能缩小城乡间差距的是(   )
①建筑  ②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  ③交通  ④信息技术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12.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小题2】“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13.
传统稻米产区农业生产最关键的是改变(   )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
D.地势低平、多水旱灾害
14.
阅读“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荔枝的种植与下列因素联系最密切的是()
A.自然环境B.交通运输C.消费人群D.劳动力
【小题2】现在,荔枝“飞到寻常百姓家”,主要得益于以下条件的改善()
A.自然环境B.运输条件C.消费水平D.经济发幔水平
15.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与往年不同的是2011年春节后,浙江、江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截留”农民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A.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
B.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
C.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
D.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
【小题2】关于“用工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
B.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C.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制约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16.
甘蔗制糖的比例通常是8吨甘蔗制成1吨糖,每吨糖的市场价是5000元左右,每千米运费2元/吨。下图是两种甘蔗制糖厂的区位选择方案。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甘蔗制糖厂厂址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土地B.市场C.交通D.集聚
【小题2】甘蔗制糖厂属于什么指向型工业()
A.原料B.市场C.劳动力D.动力
17.
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到B城的公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所示的四条备选线路方案中,最佳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一般来说,影响现代交通运输线路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水文
C.气候D.经济
18.
下图为兰新铁路及兰新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不完全重合,最可能的原因是()
A.雪山连绵,地形阻隔B.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C.沿河谷修筑,降低成本D.加速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开发
【小题2】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千米的防护设施“右图”,其主要作用是()
A.防台风B.防洪水C.防大风D.防噪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