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二中2009—2010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950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0/4/17

1.综合题(共3题)

1.
4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M地以南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山脉起伏和缓,试简述其成因。
(2)试比较图中河流R东、西岸支流的水文特征。(提示:从水量、含沙量、水位季节变化和落差等方面比较)
支流
水量
含沙量
水位季节变化
落差
东岸
 
 
 
 
西岸
 
 
 
 
 
(3)图中M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__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4)图中的洋流是__________。该洋流对图中大陆东岸气候的影响,夏季较冬季更为明显,试根据提供的信息,分析其原因。
2.
4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茶马古道主要线路图。“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 ……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成为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

(1)读以上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结合藏民的主要农业活动和膳食结构特点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
(2)马帮运输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其原因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新网12月26日电: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今天下午13时45分宣布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4500海里,预计用时10天左右抵达任务海区。

材料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图16)
图16
⑴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 ▲ (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 ▲ 。
⑵经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航线,运输的主要资源是 ▲ ,世界上该物资的最大输出地是 ▲ 。
⑶三亚至亚丁湾航线附近陆地地区的气候类型有 ▲ 。(双项选择)

A B C D
⑷图中正确表示该季节洋流流向的是 ▲ (A、B),其成因是 ▲ 。

2.单选题(共13题)

4.
读下面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M、N是世界著名河流,两河共同的特征是()
A.上游多峡谷,落差大B.下游补给量大
C.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D.支流少
【小题2】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②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小题3】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B.两地均是世界上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重要产区
C.甲地水热充足,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D.乙地草原广布,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5.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所示地区海岸线非常曲折,将会使当地:( )
A. 飓风影响范围扩大
B. 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扩大
C. 洋流对沿岸的影响较弱
D. 围海造田难度降低
【小题2】乙图所示地区;()
A. 沿岸有季风洋流     B. 山脉南北纵向排列
C. 有小面积的沙漠分布 D. 降水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小题3】甲、乙两图所示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 有多种补给水源     B. 有较长的结冰期
C. 有比较大的含沙     D. 有河口三角洲平原
6.
与陕西省相邻的省区中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A.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青海B.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湖北
C.湖北、重庆、四川、甘肃、宁夏D.四川、湖北、甘肃、宁夏、内蒙古
7.
11.下列山脉是长江和黄河流域分水岭的是
A.巴颜喀拉山、武夷山B.南岭、秦岭
C.秦岭、大别山D.秦岭、巴颜喀拉山
8.
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
A.青、藏B.青、甘C.川、藏D.青、川
9.

   2005年9月24日至10月2日,陕西省出现了持续9天的大范围阴雨天气,渭河下游、汉江干流分别出现了1981年、1983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过程。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造成这次大范围阴雨天气的原因,可能是:
A.台风影响B.准静止锋的影响
C.快行冷锋的影响D.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重复出现
【小题2】渭河下游水位暴涨,洛阳附近地下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符合下图中的:
A.AB.BC.CD.D
【小题3】泾河、渭河同是黄河的支流,但两者水质截然不同,这是由于:
A.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渭河流经渭河谷地B.渭河流经黄土高原,泾河流经渭河谷地
C.泾河位于秦岭以北,渭河位于秦岭以南D.渭河位于秦岭以北,泾河位于秦岭以南
10.
下列地区既位于干旱区又位于季风区的是
A.河套平原、河西走廊B.宁夏平原、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D.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11.
12.有关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东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
B.包括黑、吉、辽
C.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D.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
12.
读我国东部某地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小题1】判断图中1、2两地的气温
①1地的气温大于0℃   ②1地气温小于0℃
③2地气温小于4℃    ④2地气温大于4℃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1海拔较2地高    ②1地海拔较2地低    ③图示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④图示区域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土地荒漠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
读下面沿着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形区是柴达木盆地B.②地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
C.③地形区是华北平原D.②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
【小题2】1 月份②③两地区的平均气温十分接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相同B.地形影响C.季风影响D.地势不同
14.

   卡罗住在一个圣诞节几乎全是夜晚的古老小镇,这一天太阳仅出现5.5小时,同样情形也发生在大洋彼岸的哈德孙湾口的印第安小镇上;两镇的纬度虽然差不多,但形成景观却完全不相同,

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卡罗居住地的纬度约为
A.北纬40 oB.北纬60oC.北纬90 oD.南纬70 o
【小题2】两镇景观不同的表现,最可能是指那一项
A.前者多冰蚀地形,后者多风蚀地形B.前者河流不结冰,后者河流会结冰
C.前者多散村,后者多集村D.前者居民以采集为主,后者专营渔业
15.
五大连池和白头山天池的共同成因是
A.火山B.地震C.冰川D.断裂
16.
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图,判断33—35题。

【小题1】B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A附近河段,可能原因之一是
A.A附近河段工业发达,污染严重,B河段附近没有工业污染
B.A河段支流多,B河段支流少
C.B河段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比A河段强
D.A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B河段
【小题2】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A.都以土地荒漠化为主
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甲以土地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D.乙以土地荒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
【小题3】C河段的支流和水系的密度明显大于B附近河段,原因是C河段
A.附近地区的地形平坦,而B河阶段附近地区地形起伏大
B.流经半干旱地区,流水对地表的作用比B河段附近强
C.附近地区地形更为破碎
D.位于B河段的下游

3.选择题(共13题)

17.

看图写字。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18.

看图写字。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19.

连一连。

三月{#blank#}1{#/blank#}         A、荷花开

六月{#blank#}2{#/blank#}         B、杨柳绿

四月{#blank#}3{#/blank#}         C、牛郎会织女

七月{#blank#}4{#/blank#}         D、牡丹红

腊月{#blank#}5{#/blank#}         E、大雪压青松

冬月{#blank#}6{#/blank#}         F、梅花傲冰雪

20.

看汉字,写拼音。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21.

看汉字,写拼音。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22.

读拼音,写句子。

shí{#blank#}1{#/blank#}榴的yá{#blank#}2{#/blank#}齿就shì{#blank#}3{#/blank#}它的子。

23.

我会填。

①秋:共{#blank#}1{#/blank#}画 第一笔是{#blank#}2{#/blank#}。

②雪:共{#blank#}3{#/blank#}笔,是{#blank#}4{#/blank#}结构。

24.

”风“的笔画顺序是:{#blank#}1{#/blank#}。

25.

选一选。

放{#blank#}1{#/blank#}              A、高山

赛{#blank#}2{#/blank#}              B、树

登{#blank#}3{#/blank#}              C、电车

爬{#blank#}4{#/blank#}              D、风筝

坐{#blank#}5{#/blank#}              E、龙舟

26.

下面的水果是(  )。

27.

我会读,还会写。

shí liú

lì qì

qiū  tiān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28.

读拼音,写句子。

shí liú{#blank#}1{#/blank#}露出yá chǐ xiào le {#blank#}2{#/blank#}。

29.

读拼音,写句子。

shí liú{#blank#}1{#/blank#}露出yá chǐ xiào le {#blank#}2{#/blank#}。

4.填空题(共1题)

30.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夏秋季节的降水类型是__________雨和__________雨。
(2)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__________”天气。
(3)图中C和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__________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