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的分布。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的共同原因是
①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受东南信风影响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④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
⑤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
【小题2】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当前,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①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②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③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小题3】为促进甲区域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应该

【小题1】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的分布。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的共同原因是
①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受东南信风影响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④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
⑤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
A.①③⑤ | B.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①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②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③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全面保护,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收益 |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与买卖 |
D.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即实施保护性开发 |
2.单选题- (共6题)
3.
“工业梯田”指在荒山或荒坡上开发工业用地,将荒山荒坡建设成台阶式的“梯田”,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利用模式。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市拟在图示地区发展“T业梯田”的建设,下列最合适的地点是
【小题2】该市发展“T业梯田”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
①集约利用郊区荒山坡地 ②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③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④保护郊区耕地面积

【小题1】该市拟在图示地区发展“T业梯田”的建设,下列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集约利用郊区荒山坡地 ②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③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④保护郊区耕地面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4.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预报的表示连续几天时间内海平面等压线天气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天气图呈现时间的正确排序是( )
【小题2】图示时段台湾的天气是( )

【小题1】天气图呈现时间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丙、甲 | D.乙、甲、丙 |
A.偏南风且风力渐大,天气晴朗 | B.偏北风且风力渐大,阴雨天气 |
C.偏北风且风力渐小,天气晴朗 | D.偏南风且风力渐小,阴雨天气 |
5.
据观测,近些年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甚至出现完全干涸的状况,而洪涝灾害逐年加重,有人认为这与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有关。2011年至今,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入江水道最窄处修建大坝,招致众多专家非议,一直未获国家批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
【小题2】有人认为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可能与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有关,其原因可能是这两个T程
【小题1】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 B.河道淤积加重 |
C.河水搬运能力增强 | D.含沙量减少 |
A.引起气候变化,鄱阳湖流域内降水减少 |
B.导致长江河床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 |
C.导致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 |
D.均把长江水调往华北,导致长江水位下降 |
6.
下图为某城市郊区某年不同年龄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郊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小题2】如果上图所示人口迁移状况持续下去,则该市

【小题1】该城市郊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成年人口以迁出为主 |
B.老龄人口以迁人为主 |
C.迁人人口数量小于迁出人口数量 |
D.少年人口以迁人为主 |
A.郊区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年轻化 |
B.郊区人口性别结构将会严重失衡 |
C.中心区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年轻化 |
D.中心区人口性别结构将会严重失衡 |
7.
下图为西藏自治区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小题2】下列有关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3】图中从④至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大小 |
B.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
C.年降水量的大小 |
D.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大小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 B.区域内部具有整体性 |
C.四大区域相互联系 | D.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
A.地形的差异 | B.纬度的差异 |
C.植被的差异 | D.夏季风影响的差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