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
(2)分析珀斯冬季多大风的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开发利用比重小的原因。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1)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
(2)分析珀斯冬季多大风的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开发利用比重小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年代最久、湖底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其入湖河流达300多条,但出湖河流仅有1条。湖水每年冬春季封冻,历时近5个月,湖面封冻,放出潜热,5月份湖水开始解冻,大量吸热。湖边群山环抱,针叶林茂密,湖岸多峭壁,湖中动植物资源独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贝加尔湖生物种群。该湖已成为新旅游胜地,但每年5月游客较少。

(1)说出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价值。
(2)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请分析原因。
(3)简述安加拉河的水文特征。
(4)分析贝加尔湖每年5月份游客较少的原因。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年代最久、湖底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其入湖河流达300多条,但出湖河流仅有1条。湖水每年冬春季封冻,历时近5个月,湖面封冻,放出潜热,5月份湖水开始解冻,大量吸热。湖边群山环抱,针叶林茂密,湖岸多峭壁,湖中动植物资源独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贝加尔湖生物种群。该湖已成为新旅游胜地,但每年5月游客较少。

(1)说出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价值。
(2)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请分析原因。
(3)简述安加拉河的水文特征。
(4)分析贝加尔湖每年5月份游客较少的原因。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蜜蜂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周围温度改变而改变。气温高的夏季是蜜蜂繁衍季节,气温低的天气则因体温下降需飞回蜂巢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御寒。冰岛的养蜂业目前处于规模小的起步阶段,蜂蜜的蜜源主要来自野花,花期从四月直到九月,生产的蜂蜜因品质优良而供不应求。冰岛国冬季风力强劲,蜜蜂难以入巢结成“球形团”,对其生长造成困难。下面是冰岛地形示意图。

(1)指出冰岛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花期较长且结束较晚的原因 。
(2)分析冰岛蜂蜜品质优良的原因 。
(3)冰岛蜂蜜供不应求,有人提出通过栽培温室蜜源植物来提高蜂蜜产量,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
蜜蜂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周围温度改变而改变。气温高的夏季是蜜蜂繁衍季节,气温低的天气则因体温下降需飞回蜂巢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御寒。冰岛的养蜂业目前处于规模小的起步阶段,蜂蜜的蜜源主要来自野花,花期从四月直到九月,生产的蜂蜜因品质优良而供不应求。冰岛国冬季风力强劲,蜜蜂难以入巢结成“球形团”,对其生长造成困难。下面是冰岛地形示意图。

(1)指出冰岛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花期较长且结束较晚的原因 。
(2)分析冰岛蜂蜜品质优良的原因 。
(3)冰岛蜂蜜供不应求,有人提出通过栽培温室蜜源植物来提高蜂蜜产量,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
2.单选题- (共10题)
4.

【小题1】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 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 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 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D. 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小题2】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A. 12〜2月 B. 3〜5月
C. 6〜8月 D. 9〜11月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
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 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 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 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D. 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小题2】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A. 12〜2月 B. 3〜5月
C. 6〜8月 D. 9〜11月
5.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国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小题2】有关甲国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关于甲国,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甲国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A.岛国,多良港 | B.国内市场广大 |
C.内河航运发达 | D.以海洋运输为主 |
A.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 B.平原广阔,人口密集 |
C.境内水能资源丰富 | D.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A.进口石油绝大部分通过马六甲海峡 |
B.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
C.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
D.不断有工业向太平洋沿岸老工业区集中 |
6.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 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
【小题2】关于该国经济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该国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 B.地势南部高,北部低 |
C.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 | D.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 |
A.北部地区主要发展乳畜业 | B.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渔场 |
C.木材产自常绿硬叶林区 | D.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
7.
下图是沿2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甲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低缓的唯一原因是地壳运动长期不活跃 |
B.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 |
D.所在国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的重要产地 |
A.地势起伏大 | B.地势南高北低 | C.山河相间 | D.以高山峡谷为主 |
8.
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除南北极外最干燥的沙漠,年均降雨量仅为1.5厘米。智利设计师们拟利用太阳能把太平洋的水抽到安第斯山脉顶峰的两座水库里,然后让海水向下流经水电站发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阿塔卡马沙漠成为最干燥的荒漠,其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小题2】下列有关对阿塔卡马沙漠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阿塔卡马沙漠成为最干燥的荒漠,其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下沉气流 | B.秘鲁寒流 | C.离岸风 | D.河流少 |
A.东西狭长山地走向有关 | B.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
C.多流水地貌 | D.星象观测条件差 |
9.
制造业回流意指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投资和生产从国外向国内转移的一种现象,读下面甲、乙两国沿某一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所示国家工业( )
【小题2】甲、乙两剖面所在国家具有的共同地理特征是( )

【小题1】甲图所示国家工业( )
A.近年出现“制造业回流”现象 | B.西部工业区位于①山脉与大平原之间 |
C.南部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 | D.首都是著名的传统工业中心 |
A.人口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 B.人口自然增长较慢,人口净迁入 |
C.都保留有较多的独特古老生物种类![]() | D.盆地或平原区都是种植业区 |
10.
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读图 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古城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其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小题2】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上下排窗,其原因是( )
①墙厚:隔热降温 ②窗小:抵御冬季寒流
③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 ④分排:采光条件好

【小题1】古城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其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西风影响大,水汽多 | B.山谷地形影响,多夜雨 |
C.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多 | D.西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多地形雨 |
①墙厚:隔热降温 ②窗小:抵御冬季寒流
③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 ④分排:采光条件好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11.
三角洲是河流在汇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而成的。其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尼日尔河在中上游甲处湖沼地带形成了较明显的内陆三角洲,近年该三角洲有扩展的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扩展方向
【小题2】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

【小题1】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扩展方向
A.向北 | B.向南 | C.向西 | D.向东 |
A.流量逐渐加大,携带更多泥沙在湖沼沉积 | B.流速逐渐加大,所携带的泥沙在湖沼沉积 |
C.植被覆盖率下降,入河泥沙不断减少 | D.地形渐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 |
12.
【小题2】甲地存在的环境问题( )
①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 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③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剧减 ④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读“美国部分地区图”和“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农业类型可能是乳畜业 |
B.农业类型可能是商品谷物农业 |
C.农业发展可能面临冻害、雪灾 |
D.农业发展表现为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 |
①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 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③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剧减 ④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13.

【小题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却高达25℃,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论正确的是( )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当地称为“血瀑布”。 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却高达25℃,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
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 |
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形成“温室效应” |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 |
B.该地多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 |
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 |
D.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