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880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3/1

1.综合题(共2题)

1.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按东、西半球部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小时。
(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____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5)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
2.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简述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4分)
(2)简述③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4分)
(3)简述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的原因。(3分)
(4)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说明湿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态功能,我们把这种功能称为____________能力。(4分)

2.单选题(共5题)

3.
下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
【小题2】当图中乙地的地方时为20时时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全球昼夜平分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时20分
D.北京时间为次日4时
【小题3】若某直升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A.向正西方向B.向正东方向
C.先西南,后西北D.先东南,后东北
4.
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
A.3条B.4条
C.5条D.6条
5.
某中学从10月8日起使用冬季作息时间表,并计划待昼长恢复到与此日等长时再重新使用夏季作息时间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该计划重新使用原作息时间表的日期应在次年(  )
A.2月25日前后B.3月6日前后
C.3月20日前后D.4月5日前后
【小题2】两次作息时间调整的日期,出现的地理现象相同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B.地球公转速度
C.气温高低D.正午太阳高度
6.
下图中AB、AC为两条经线(局部1,弧线a为晨昏线,B、C两点纬度相同,D为BC的中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AD间的球面距离不可能是(  )
A.10千米B.1000千米C.2 000千米D.3 000千米
【小题2】若A为北极点,C点位于晨线上,则D点地方时为(   )
A.0:00B.6:00C.12:00D.18:00
7.
2010年5月,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将“线”还原成“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RS)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小题2】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的
A.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C.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外流河区域与内流河区域分界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