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869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雨育农业是指完全不依靠河流及地下水源灌溉,或仅有田间坑塘补充供水,以种植一年生作物为主,或兼种多年生作物或兼养家禽、家畜的种植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完全依靠当地自然降水进行耕作的农业。这类农业的生产面积占亚太区域可耕地面积的64%;生产率很低,仅为灌溉农业的48%。以下为伊拉克雨育农业、山地牧场和灌溉农业分布示意图和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图。


(1)描述雨育农业区的气候特征。
(2)比较①②两地冬季日照强度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分析伊拉克雨育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分布特点,并从气候资源利用角度分析提升该地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阿拉伯半岛示意图(图甲),鸟瞰沙特阿拉伯农业区(图乙)

(1)分析阿拉伯半岛西南部降水量偏多的原因。
(2)简述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全长1577千米,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几千年来,汉江航运对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近代以来,汉江的航运价值不断降低。
材料二:汉江流域示意图

(1)说明汉江的水文特征.
(2)历史上,汉江是长江各大支流中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4.
不丹北部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森林覆盖率72%。读不丹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不丹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根据河流流向可知该国多南北走向的山脉B.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率高
C.全年高温,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D.河流众多,灌溉农业发达
【小题2】该国河流的主要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A.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B.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夏汛
C.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D.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5.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乙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25°C等温线东西岸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B.地形C.纬度D.海陆位置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对于M城的气候推测合理的是(   )
A.全年高温少雨B.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干燥少雨
C.1月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D.降水量受离岸风影响明显
【小题3】当通过N海域的船只顺风逆水航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C等温线的位置较图中偏南B.N沿岸地区高温少雨
C.N地昼长短于M地D.图中M附近的河流处于丰水期
6.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冬半年有凌汛现象B.均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夏季有明显汛期D.向下游流量减小
【小题2】关于甲、乙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河流下游多沼泽B.甲河流通航条件优越,沿岸工业发达
C.两条河流流域均是所在国的重要农业区D.乙河流下游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发电
7.
下图为我国不同海拔(单位:m)的面积比重和人口比重统计。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各海拔分段比较,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
A.>3 000 m的区域B.500-1000 m的区域
C.100-500 m的区域D.<25 m的区域
【小题2】图中信息表明我国(  )
A.平原丘陵占面积的70%左右B.大半人口分布在第三级阶梯
C.随海拔升高而人口数量递减D.高原地区地广人稀
8.
读下图“我国部分省区某月(1或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地的气温及影响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合理的是:
A.>28°C  纬度因素B.>28°C  海陆位置
C.<28° 地形因素D.<28°  大气环流
【小题2】图示月份,下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A.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南风B.河流进入枯水期
C.华北地区在忙种小麦D.台湾岛西部地区降水量大于东部
9.
下表①②③④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名称,答问题。

【小题1】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成都B.②为昆明C.③为拉萨D.④为西安
【小题2】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①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B.②位于汉水谷地C.③位于黄土高原D.④位于云贵高原
【小题3】导致①②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位置
10.
下表为我国主要流域水量平衡值(外流域水平衡原理: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蒸发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读表完成问题。

【小题1】a、b、c、d 分别对应的流域是
A.珠江、松花江、雅鲁藏布江、黄河B.雅鲁藏布江、珠江、松花江、黄河
C.珠江、雅鲁藏布江、松花江、黄河D.雅鲁藏布江、珠江、黄河、松花江
【小题2】C 河流域的蒸发系数大于长江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面积小B.气温高C.光照强D.降水量小
【小题3】a 与长江的分水岭是
A.秦岭B.武夷山C.南岭D.巫山
11.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部雨带位于③地时,正常年份时间约在
A.3-5月B.6-7月C.7-8月D.10-11月
【小题2】图中,②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
【小题3】在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A.南北皆涝B.北涝南旱C.南北皆旱D.北旱南涝
12.
2014年9月《竖版世界地图》正式出版。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图中虚线为我国南极科考航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可知
A.乙点经度是75°EB.甲位于亚欧板块
C.丁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D.在南极洲周围的科考航线航向与南极环流相同
【小题2】竖版世界地图不能看出
A.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时差在12小时左右
B.凸显南北两极
C.丁大洋跨东西半球
D.北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
13.
读下面“某区域某季节(冬或夏)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依据图示区域等温线可知 (  )
A.图中最大温差可达30°以上B.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高
C.南部地区地势起伏较北部明显D.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洋流
【小题2】图示季节,甲国 (  )
A.盛行风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B.正值多雨季节
C.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正午日影更长D.甲半岛西部海域的洋流向西北流
14.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包括  
①人多地少②山地多平原少③海运发达 ④耕地少,单产低 ⑤农村人口比重大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④⑤
【小题2】下列有关苏丹生产粮食有利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较丰富,水源充足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C.光热条件好D.劳动力丰富廉价,粮食成本低
15.
如图表示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读图判断下面小题。

【小题1】与西部地区相比,该国东部地区的特点是(  )
A.人均土地面积较小B.地表径流量较大
C.经济水平较高D.人口密度较大
【小题2】该国家最有可能是(   )
A.美国B.中国C.澳大利亚D.俄罗斯
【小题3】该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方向主要是(   )
A.东西方向B.南北方向C.沿海岸线D.沿河流
16.
下图分别是加拿大降水分布图和植被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致图中甲乙两地区降水变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B.洋流差异C.大气环流D.纬度差异
【小题2】据图中信息,该国农业发展主导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场广阔是丙丁两农业区商品率特别高的主导因素
B.地广人稀是丙丁两农业区专业化水平高的主导因素
C.上升流是图中东部海域冷水性渔场形成的主导因素
D.森林资源丰富是该国家具、造纸业发达的主导因素
【小题3】铁路网的分布和走向对该国的影响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强了东西向交通的联系,促进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
B.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减轻了南北向铁路运输压力
C.缩短了该国东西两岸联系的距离,促进东西两岸发展
D.促进沿线城市发展,吸引人口和二三产业向南部聚集
17.
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互补性结构关系和竞争性结构关系。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表,S越大,工业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广西竞争关系最强的一组省区是(  )
A.湘、赣B.粤、闽C.滇、赣D.闽、滇
【小题2】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福建向云南提供劳动力B.广西向广东提供能源
C.湖南向江西提供资源D.江西向广西提供资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