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该城市从1968~1990年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2)据图从1990~2012年该城市的发展变化有哪些?
(3)从上述三幅图分析,未来该城市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1)左图是 (国家)局部图,阴影所示为 草原。
(2)该区发展大牧场的区位优势有:
① ② ③
(3)右图B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 ,C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它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的农业地域类型,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和 。
2.单选题- (共22题)

【小题1】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科技 | B.市场 | C.地形 | D.气候 |
A.乳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小题1】该地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A.市场需求 |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
C.国家政策和措施 | D.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害虫
A.①③④ | B.①②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⑤ |
【小题1】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C.土壤 | D.水源 |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 B.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 | 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

【小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埃及 | B.中国 | C.德国 | D.印度 |

【小题1】图示时间内,上海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 B.人口死亡率低 |
C.原有人口基数小 | D.大量人口迁入 |
A.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 B.高素质人口就业压力大 |
C.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 D.城市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

【小题1】若以工作年龄人口占比65%为参考值,图示国家中最迟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是
A.美国 | B.日本 |
C.越南 | D.印度 |
A.日本 | B.美国 |
C.中国 | D.印度 |

【小题1】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与我国1979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家是
A.日本 | B.俄罗斯 | C.埃塞俄比亚 | D.英国 |
A.7.08‰,人口老龄化 | B.14.38‰,地震等自然灾害 |
C.5.92‰,生活水平提高 | D.8.17‰,计划生育 |

A.甲聚落等级较高,数目少,服务范围小 |
B.乙聚落等级最高,数目多,服务范围广 |
C.丙聚落等级较低,数目少,服务范围广 |
D.丁聚落等级最低,数目多,服务范围小 |

【小题1】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时间是( )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70年代 |
C.20世纪80年代 | D.21世纪初 |
A.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 B.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加剧 |
C.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 D.造成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示意图,该市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图中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方米)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处,该地当月主要盛行( )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⑤⑥ |

【小题1】图示国家城市人口最多的是( )
A.日本 | B.中国 | C.美国 | D.英国 |
A.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 |
B.巴西和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 |
C.发展中国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
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发展中国家 |

【小题1】该功能区属于( )
A.商业区 | B.住宅区 | C.工业区 | D.行政区 |
A.地租水平的差异 | B.人口密度的差异 |
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 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

【小题1】图中显示城市建设土地供应面积最大的是
A.工业仓储 | B.基础设施 | C.住宅商品房 | D.经济适用住房 |
A.改善人居环境 | B.促进工业发展 |
C.调整产业结构 | D.推动科教事业 |
A.公用事业的发展 | B.该市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
C.金融业和工矿业的发展 | D.商业服务业高度集聚 |
A.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
B.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C.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
D.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小题1】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
C.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
D.甲——城郊乳畜业 |
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B.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

(注:产量衰减指在某要素的制约下引起的农作物减产量,其值越大,说明该要素对作物生长需求的满足率越小)
【小题1】海伦市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
A.玉米 | B.小麦 | C.大豆 | D.小麦和大豆 |
A.水分 | B.热 量 | C.土壤养分 | D.社会经济因素 |
①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 ②气候炎热,将水分配均匀 ③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水陆交通发达,运输网完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小题1】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地中海式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型农业 | D.热带种植园农业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3.选择题- (共7题)
饱经沧桑的海口骑楼镌刻着历史印记。随着商业开发的扩大,骑楼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好骑楼,正确的做法是( )
①修旧如旧、禁止利用 ②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④社会主导、市场运作
仿照句子,写一写。
例: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
①蓝天是{#blank#}1{#/blank#}的家,{#blank#}2{#/blank#}是羊群的家。
②泥土是{#blank#}3{#/blank#}的家,{#blank#}4{#/blank#}是{#blank#}5{#/blank#}的家。
仿照句子,写一写。
例: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
①蓝天是{#blank#}1{#/blank#}的家,{#blank#}2{#/blank#}是羊群的家。
②泥土是{#blank#}3{#/blank#}的家,{#blank#}4{#/blank#}是{#blank#}5{#/blank#}的家。
仿照句子,写一写。
例: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
①蓝天是{#blank#}1{#/blank#}的家,{#blank#}2{#/blank#}是羊群的家。
②泥土是{#blank#}3{#/blank#}的家,{#blank#}4{#/blank#}是{#blank#}5{#/blank#}的家。
4.填空题- (共3题)

(1)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说,A表示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国家。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
(3)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来看,A类国家主要是迁___地,B类国家主要是迁______地。
(4)A类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容易产生的社会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B类国家面对其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

甲区域为巴西高原,下面关于其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在草场上放牧牛羊)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
B.降水量大,提供足够的水源 |
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 |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1、图中水稻种植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从地形和水源条件看,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区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洲水稻种植区不利的气候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这种危害,亚洲各国都十分重视_______________建设
4、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这又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