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794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6

1.综合题(共2题)

1.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2)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3)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2.
(自然灾害与防治)
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农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东北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差异,并说明原因。

2.单选题(共10题)

3.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河流上游段(②处以上)的剖面图可能是   (  )
A.B.
C.D.
【小题2】图中地区最有可能形成较大聚落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4.
图5(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5(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11-12题。

【小题1】根据图5(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5(a)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5(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Ⅰ、ⅡD.Ⅲ、Ⅱ、Ⅰ
5.
某年4月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下图回答下题。

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6.
下图表示的是四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气候资料中的四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
A.①水稻②冬小麦③大豆④甜菜B.①甘蔗②玉米③棉花④苹果
C.①椰子②甜菜③油橄榄④春小麦D.①天然橡胶②冬小麦③葡萄④水稻
【小题2】②③④所代表的地区与其所在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印度B.②中国C.③阿根廷D.④英国
【小题3】出现最低气温值时,从科伦坡驶往亚丁湾的轮船将是:()
A.顺风顺流B.逆风逆流C.顺风逆流D.逆风顺流
7.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古城遗址位置及其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①滑坡、泥石流频发 ②过度使用水资源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火山喷发频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按照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情况推测,历史上该古城附近地区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应是()
A.甲地层沉积时期B.乙地层沉积时期C.丙地层沉积时期D.丁地层沉积时期
8.
低山丘陵区综合开发是我国南方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题1】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这是为了
①扩大耕种面积 ②增加农作物熟制 ③防止水土流失 ④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常见自下而上分布的农田、茶园、竹林所形成的立体农业景观。发展立体农业的益处是
①减轻低温寒潮影响  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③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④缓解农业劳力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10.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小题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
【小题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12.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小题2】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3.选择题(共5题)

13.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
14.裂解是深度裂化是将石油中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目的是得到小分子的烯烃,一定条件将分子式为C5H12的烷烃裂解,最多可能得到烯烃的种数是(   )
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D于点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 {#mathml#}12{#/mathml#} 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AP射线,交边CD于点Q,若DQ=2QC,BC=3,则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为{#blank#}1{#/blank#}.

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D于点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 {#mathml#}12{#/mathml#} 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AP射线,交边CD于点Q,若DQ=2QC,BC=3,则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为{#blank#}1{#/blank#}.

17.

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她作自我介绍时说到:“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时期地最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这位历史老师的名字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