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南或北)坡,D表示________(南或北)坡。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__。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 ____。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南或北)坡,D表示________(南或北)坡。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__。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 ____。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
2.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阳坡 B.北坡为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_______(山脉)。
(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阳坡 B.北坡为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_______(山脉)。
(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6题)
4.
读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
【小题2】图中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小题1】形成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
A.地形 | B.水分 | C.热量 | D.土壤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5.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该山脉可能位于( )

【小题1】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 B.光照 |
C.热量 | D.水分 |
A.亚洲大陆东岸 | B.澳大利亚大陆西岸 |
C.南美洲南部西岸 | D.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
6.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小题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该山可能位于

【小题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
A.海陆位置 | B.纬度位置 |
C.山脉走向 | D.山体坡度 |
A.40°N附近 | B.40°S附近 |
C.赤道附近 | D.极圈附近 |
7.
【小题2】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 )
下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阴山山脉 | B.安第斯山脉南段 |
C.天山山脉 | D.阿尔卑斯山脉 |
A.热量高于南坡 | B.降水多于南坡 |
C.光照多于南坡 | D.海拔低于南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