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791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30

1.综合题(共2题)

1.
31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B点在A点的 _______ 方向。
(2)图中经纬网表示的范围是______(南、北)半球_______(东、西)半球。
(3)A点到D点最短距离比B点到C点的最短距离_______(长、短).
2.
下图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工程名称: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四大工程中,沿线自然景观差异最大是  工程。
(2)在“西电东送”工程中,以输送水电为主的线路是(    )
A.北线工程B.中线工程C.北线工程和东线工程D.北线工程和南线工程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线路中,地形最复杂、施工最困难的是 线。
(4)修建青藏铁路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 ,
(5)建设“西电东送”工程对东部地区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2.单选题(共12题)

3.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下图表示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
A.A→B→CB.B→C→A
C.B→A→CD.C→A→B
【小题2】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    )
A.杨树B.桦树
C.沙拐枣D.柳树
4.
在一张地图上,同在60°N纬线上的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33.3cm,已知两地经度差为30°,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
A.1:5000000B.1:10000000C.1:1000000D.1:500000
5.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画的范围越大
C.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6.
地球仪上的经线( )
A.都是圆B.长度相等C.指示东西方向D.与纬线斜交
7.
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取下面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B.1/3000000
C.1:250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8.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6378千米B.6371千米C.6357千米D.4万千米
9.
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注:图形大小表示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大小)
【小题1】有关二氧化碳排放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大B.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量较大
C.城市化速度与碳排量呈正相关D.各国应承担同等的碳排放责任
【小题2】当前我国应采取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主要是(   )
①开展植树造林 ②减缓工业化进程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热带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
如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B.汽车产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12.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四月、七月B.四月C.七月D.十一月
【小题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13.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

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

5000万元

100万元左右

3000元左右

要求高

苏北某市

1000万元

20万元左右

1000元左右

要求较低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A.劳动力需求量大B.生产规模大C.技术含量高D.环境污染较轻
【小题2】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
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是(   )
A.寻求良好的发展环境B.降低成本,追求更高的利润
C.扩大销售市场D.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