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热发电是通过钻井抽取地下热水或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肯尼亚能源紧缺,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进口化石燃料及水力发电,近年来积极发展地热电站。
2015年2月,世界最大单体地热电站,肯尼亚奥尔卡里亚地热发电项目四期电站正式商业运行,该电站由日本、韩国及中国公司承建。下图为“肯尼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及“地热发电示意图”。

(1)与水力发电相比地热发电有何优势?
(2)评价肯尼亚地热资源的开发条件。
(3)试分析地热电站可能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地热发电是通过钻井抽取地下热水或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肯尼亚能源紧缺,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进口化石燃料及水力发电,近年来积极发展地热电站。
2015年2月,世界最大单体地热电站,肯尼亚奥尔卡里亚地热发电项目四期电站正式商业运行,该电站由日本、韩国及中国公司承建。下图为“肯尼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及“地热发电示意图”。

(1)与水力发电相比地热发电有何优势?
(2)评价肯尼亚地热资源的开发条件。
(3)试分析地热电站可能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单选题- (共14题)
3.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以满足该国不同季节发电之需。据此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
【小题2】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 )

【小题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 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
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 D.河湖众多,少泥沙 |
A.照明 | B.制冷 | C.取暖 | D.烹饪 |
5.
北半球某地(约75°W.45°N).河流清澈,森林茂密,风景宜人……读下图,

一条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地,进入解冻季节时,该河流容易出现的现象有
①凌汛 ②水土流失 ③河岸决堤 ④水位暴涨

一条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地,进入解冻季节时,该河流容易出现的现象有
①凌汛 ②水土流失 ③河岸决堤 ④水位暴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6.
1960年独立初期到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近年来,南部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尼日利亚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石油产地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尼日利亚南部发展可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小题2】20世纪7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花生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20世纪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小题1】尼日利亚南部发展可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A.灌溉便利 | B.热量丰富 | C.能源充足 | D.科技水平高 |
A.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兴起 |
B.花生加工能力低 |
C.花生种植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差 |
D.石油工业及相关产业兴起 |
A.森林减少 | B.草原退化 | C.生物多样性减少 | D.水土流失 |
7.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巴厘岛区域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小题2】在图中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酝酿已久,此计划一旦实施,下列国家经济受冲击最大的可能是

【小题1】对巴厘岛区域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A.5月到9月比较凉爽,为旅游旺季 | B.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森林覆盖率高 |
C.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 D.气旋活动频繁,多下沉气流 |
A.泰国 | B.缅甸 | C.新加坡 | D.马来西亚 |
10.
研究发现,珊瑚礁形态受盛行风影响。下图示意某海域珊瑚礁群岛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影响珊瑚礁形成因素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
【小题2】根据风向判断,该珊瑚礁群岛分布的海域最可能是( )

【小题1】下列有关影响珊瑚礁形成因素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
A.珊瑚礁的走向大致与盛行风向接近 | B.珊瑚礁沿低频风向方向向两端延伸 |
C.风浪可能扼制了珊瑚虫的生长繁殖 | D.珊瑚礁走向主要受地壳水平运动影响 |
A.红海 | B.加勒比海 | C.黄海 | D.孟加拉湾 |
11.
下图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沙洲地形状况。一年中该江心沙洲面积变化巨大,当地农户在江心沙洲上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受此变化影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当地农民在江心洲上播种作物面积最大的时期应是( )
【小题2】驱使当地农民去开发利用江心洲的下列动力中,最大的是( )

【小题1】当地农民在江心洲上播种作物面积最大的时期应是( )
A.3月~7月 | B.6月~10月 |
C.8月~12月 | D.11月~次年3月 |
A.江海联运便捷 | B.生产技术先进 |
C.土地租金廉价 | D.闲置劳动力多 |
12.
死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落基山脉和内华达山脉之间,最低点海拔低于海平面86米。这里不仅极度干旱,而且是地球上夏季最热的地区之一,夏季有少量降雨。下图为沿着36°N附近穿过死亡谷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死亡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小题2】死亡谷夏季少量降雨的类型是
【小题3】死亡谷夏季高温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形成死亡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 | B.流水侵蚀 | C.冰川侵蚀 | D.断层下陷 |
A.对流雨 | B.锋面雨 | C.气旋雨 | D.地形雨 |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B.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
C.处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 | D.暖流的增温效应 |
13.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小题4】图中甲地发展炼铝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①铝土矿丰富,接近原料地
②邻近水库,提供优质水源
③附近有水电站,能源充足
④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⑤有铁路运输和海运,交通便利

【小题1】【小题2】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
B.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 |
C.地势南部高,北部低 |
D.人口增长处于原始型 |
①铝土矿丰富,接近原料地
②邻近水库,提供优质水源
③附近有水电站,能源充足
④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⑤有铁路运输和海运,交通便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④⑤ |
14.
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可知,该山地( )


A.海拔3 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
15.
【小题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小题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小题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 | B.土壤肥沃 | C.地势平坦 | D.植被缺失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 B.地中海气候区 |
C.热带草原气候区 | D.热带季风气候区 |
16.
【小题1】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小题2】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 )
【小题3】图中所示铁路线对开普敦的影响主要是( )
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下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其交通分布。
【小题1】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 B.气候温和湿润 |
C.商业贸易发达 | D.矿产资源丰富 |
A.城市核心功能区 | B.城市航空港功能区 |
C.城市高级住宅区 | D.城市生态功能区 |
A.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发展 | B.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增长 |
C.扩大了港口的服务范围 | D.提高了城市的服务等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