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上看,甲地是_________;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地属于_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2)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_________ (地质构造类型)有关。
(4)如果该图的陆地表示亚欧板块、东部的海洋表示太平洋板块,则这两个板块交界处常会形成哪些地形地貌?试述其成因。

(1)从地形上看,甲地是_________;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地属于_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2)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_________ (地质构造类型)有关。
(4)如果该图的陆地表示亚欧板块、东部的海洋表示太平洋板块,则这两个板块交界处常会形成哪些地形地貌?试述其成因。
2.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材料2 交通线示意图。

(1)与平原比较,山岳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____的选择、交通运输____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____为主,原因_____________ 。
(3)若该地选择了山岳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 。
b处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 。
(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_____ 。
材料1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材料2 交通线示意图。

(1)与平原比较,山岳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____的选择、交通运输____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____为主,原因_____________ 。
(3)若该地选择了山岳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 。
b处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 。
(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_____ 。
2.单选题- (共6题)
3.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和沿ABC线所作的岩层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 )
【小题2】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

【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 )
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 |
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
C.向斜——山地——地下水 |
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
A.从东南向西北 |
B.先是从西南向东北,然后是从南向北 |
C.基本呈南北流向 |
D.从西北向东南 |
4.
【小题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下面小题。
A.地壳的水平运动 | B.地壳的垂直运动 |
C.强烈的侵蚀作用 | D.剧烈的火山活动 |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 B.岩层受挤压后被沉积 |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 D.岩层受张裂后被沉积 |
5.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小题2】右图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小题1】左图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
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 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6.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由图可知,M处的地质构造是( )
【小题2】影响甲地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小题1】由图可知,M处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垒 | B.地堑 |
C.背斜 | D.向斜 |
A.风化作用、风力作用 |
B.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 |
C.冰川侵蚀作用、冰川沉积作用 |
D.海浪侵蚀作用、海浪沉积作用 |
7.
【小题2】Ⅱ单元地貌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
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完成下列小题。
A.背斜山 | B.向斜山 |
C.断块山 | D.死火山 |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
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 |
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