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流所在地的两岸山地海拔均在 4000 米以上,向西南流经美国和墨西哥西北端,注入加利福尼亚湾。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1936 年胡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科罗拉多河支撑了美国西部尤其是下游全年少雨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1998 年以后,河流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
(1)分析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沙漠广布的原因。
(2)河流大规模开发后,分析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及原因。
肯尼亚是世界第三大鲜花出口国,以出口玫瑰为主,绝大部分玫瑰出口到欧洲,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一枝早上 7点采摘的玫瑰,次日早晨就能抵达荷兰,再由荷兰的拍卖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肯尼亚四季均可以生产玫瑰,但每年的6-9月是其玫瑰销售的淡季。
奈瓦沙湖畔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玫瑰农场鳞次栉比,全部采用温棚种植玫瑰,使用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是真正的“鼠标农业”。在温棚里,每平方米每年可以收获220至240枝玫瑰花,是露天种植量的两倍。
(2)说明玫瑰农场采用温棚种植玫瑰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3)分析每年6-9月是肯尼亚玫瑰销售淡季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6题)

【小题1】甲地位于( )
A.欧洲 | B.非洲 | C.北美洲 | D.南美洲 |
A.海拔较高 | B.纬度较低 | C.距海较远 | D.植被较好 |
A.处于盛行西风的迎风风坡 | B.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
C.受湿热的东北信风影响 | D.受高纬干湿气流控制 |

【小题1】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阿尔卑斯山雪线较低 B.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C. 南极大陆周边浮冰多 D. 日本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
【小题2】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
B. 流域内降雨量大,河流含沙量不大
C. 河流流向特点导致甲河全年会有两次凌汛
D. 流经盆地地区,水流平缓,货物运输量大

【小题1】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海拔 20 米鞍部西南方向该观测点应位于(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不会出现小岛 | B.出现三个小岛 | C.出现两个小岛 | D.出现一个小岛 |

【小题1】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的主要月份可能是( )
A.5—6 月 | B.7—8 月 | C.9—10 月 | D.11 月至次年 4 月 |
A.提高翡翠石料的利用率 | B.降低翡翠的运输成本 |
C.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 D.提高翡翠石料的附加值 |

【小题1】关于考察组在①②两地观察到的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热带草原景观 |
B.①—热带雨林景观 |
C.②—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
D.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
A.一直顺流航行 |
B.一直逆流航行 |
C.顺流—逆流—顺流 |
D.逆流—顺流—逆流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山脉走向 | D.山体坡度 |
沃尔特河是西非第二大河,其流域范围广,水量大,年平均流量可达1200立方米/秒,但大部分在洪水期排入海洋,枯水期最小流量仅为14立方米/秒。为了开发沃尔特河,人们在其下游修建大坝拦水,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水库—沃尔特水库。下图为沃尔特河流域示意图。
【小题1】沃尔特河流域
A.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属大西洋水系 |
B.多为热带沙漠地区,河水大量下渗 |
C.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是流域内主要水汽来源 |
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季节变化小 |
A.沃尔特河的流域面积增大 |
B.水库上游河段含沙量减小 |
C.河流入海年径流总量增加 |
D.大坝下游河段枯水期缩短 |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 | B.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
C.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 D.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
A.增加河流水量 |
B.减少河道淤积 |
C.延长使用期限,维护修复方便 |
D.阻断河道河水和两岸地下水的相互补给 |

【小题1】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 )
A.地形平坦 | B.地下水丰富 | C.降水稀少 | D.土壤肥沃 |
A.巴西东南部 | B.印度东北部 |
C.澳大利亚西部 | D.美国南部 |

【小题1】推测 20 世纪 50 年代世界重载铁路运输开始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快速发展 | B.农业生产机械化 |
C.城市化快速发展 | D.人口流动规模化 |
A.地形 | B.气候 | C.城市 | D.矿产 |
蓝莓,意为蓝色的浆果,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及药用价值,栽培最早的是美国,于每年的5~8月份成熟。1970年大洋洲引种成功,现在大洋洲生产的蓝莓鲜果主要出口到北美和欧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蓝莓在我国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到2030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将会达到 100000平方公顷。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大洋洲将蓝莓鲜果出口到北美和欧洲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 B.5月 |
C.8月 | D.10月 |
A.国家政策和措施 |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
C.气候变暖,适宜蓝莓生长 |
D.市场需求 |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在此集聚可以节省( )
A.市场营销成本 | B.原料数量 | C.劳动力数量 | D.设备成本 |
A.原料使用量 | B.劳动力使用量 | C.运输量 | D.设备费用 |
A.增加产品销量 | B.接近消费市场 |
C.提高设计水平 | D.增加当地就业 |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目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放射性重金属铀、钚核裂变反应而发电,核电站建设一般需要花10年左右。下图是美国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分布图和反应堆数量随时间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美国核电站( )
A.运行中的反应堆数量持续增长 |
B.核电站分布接近核燃料分布区 |
C.早期核反应堆规模大发电量大 |
D.1980年后批准建设的电站数量减少 |
A.不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 B.核反应堆发电成本不稳定 |
C.核反应堆铀燃料可以循环利用 | D.比化石燃料(煤)运输量大 |
产业转移 | 时间 | 输出国 | 被输入国 | 转移产业 |
第一次 | 19世纪40年代 | 英国 | 美国 | 纺织工业 |
第三次 | 20世纪60年代开始 | 日本 | 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 | 劳动密集型产业 随着产业转移的升级,又逐步扩展到了汽车、电子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
第五次 | 近些年 | 中国 | 一是东南亚相关国家,二是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 | 输出的双路线:低端的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高端的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
【小题1】第一次产业转移与第三次产业转移中,输出国共同原因是( )
A.本国市场狭小 | B.工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
C.本国劳动力不足 | D.经济全球化趋势 |
A.市场的扩大 | B.科技的发展 | C.环境承载力的增大 | D.劳动力增加 |
A.老龄化趋势减缓 | B.工业产值增加 |
C.城市化水平提高 | D.工业化进程加快 |

【小题1】埃及境内的尼罗河特别有利于运输,埃及人的船只在公元前3500年之前就能借助流水和风力沿着河流前往上下游地区,其原理为( )
A.北行顺水南行借助西北风 |
B.北行顺水南行借助东北风 |
C.北行借助东南风南行顺水 |
D.北行借助西南风南行顺水 |
A.水稻 | B.小麦 |
C.棉花 | D.甜菜 |
A.降水减少 | B.洪涝灾害加剧 | C.气温降低 | D.土壤盐渍化 |
法国梧桐和香樟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下表为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部分特点比较。在法国梧桐的种种问题暴露之后,香樟就成了重要的替代树种之一。2016年6月,杭州最新的城市绿化数据反映杭州城区大约有行道树15万多株,其中法国梧桐只有1.3万多株。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树种 | 特点 |
法国梧桐 | 属落叶大乔木,根系分布较浅,易倒斜。 |
香樟 | 属常绿大乔木,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 |
【小题1】法国梧桐易倒斜的时间和气象因素是( )
A.1、2月份的积雪 | B.4、5月份的梅雨 |
C.8、9月份的台风 | D.7、8月份的暴雨 |
A.夏季遮荫不足,导致气温日较差大 | 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差 |
C.冬季采光不佳,树枝易被积雪压断 | D.防风固沙、吸烟滞尘的生态价值低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