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10分)(环境保护)
读“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简析导致其变化的自然原因。(4分)
⑵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读“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简析导致其变化的自然原因。(4分)
⑵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左图为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右图为摩洛哥区域图
(1)分析乙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2)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试分析乙地“清凉”的原因?

材料-:左图为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右图为摩洛哥区域图
(1)分析乙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2)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试分析乙地“清凉”的原因?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以农业用地为主,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材料二:雄安新区位置图。

(1)分析北京进行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原因。
(2)简析在雄安建新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以农业用地为主,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材料二:雄安新区位置图。

(1)分析北京进行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原因。
(2)简析在雄安建新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 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
(3)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可能有哪些?
(4)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 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
(3)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可能有哪些?
(4)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2.单选题- (共13题)
6.
下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

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没有湿润地区 |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
C.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
D.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
7.
读海南岛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岛内封闭实线为等高线),读图中相关等值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线值的大小:④>③>②>① | B.实线值的大小:a>b>c |
C.从实线看,此岛现在是夏季 | D.从等温线看,此岛现在是冬季 |
9.
下图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 )


A.比例尺变为1:2000000 |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 |
C.每点代表2000人 |
D.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 |
10.
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地形(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
【小题2】该地产业布局最合理的是( )

【小题1】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
A.80m | B.100m |
C.120m | D.140m |
A.发展滨海旅游 | B.发展特色种植 |
C.开展山坡养殖 | D.加大水能开发 |
11.
下图为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附近的气候状况是( )
【小题2】甲、乙两地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大致相同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小题1】甲、乙两地附近的气候状况是( )
A.甲地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
B.甲地深受洋流、山脉的影响,气候带成南北狭长分布 |
C.乙地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夏季降水丰沛 |
D.乙地受东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 |
A.巴西高原草原丰茂 | B.尼罗河正值汛期 |
C.墨西哥湾沿岸台风活动频繁 | D.开普敦温和多雨 |
12.
读金沙江下游河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小题2】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 )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 ②该地区能源需求量小
③水能开发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④移民难度大

【小题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
C.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 | 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 |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 ②该地区能源需求量小
③水能开发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④移民难度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3.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小题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小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③⑤ |
14.
一场新的制造业竞争已经拉开序幕:美国力促高端制造业回归、德国倾力打造工业4.0(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爬坡困难期,不少工厂还处于劳动密集型、规模化流水线工业2.0时代,仅有少部分可算踏入电子信息化的工业3.0时代。
“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作出的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下面可行的做法是:( )

“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作出的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下面可行的做法是:( )

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 | 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 |
C.产品创新提高附加值 | 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
15.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地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2】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小题1】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川、湖泊萎缩,水源逐渐枯竭,雪线下降 |
B.气候逐渐干燥,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
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 |
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 |
A.必须立即停止一切开发活动,将当地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
B.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
C.增加草场载畜量,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
D.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 |
16.
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小题2】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治理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小题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 B.过度樵采 |
C.过度放牧 | D.水资源减少 |
A.退耕还林还草 | B.提高农业种植技术 |
C.建设生态保护区 | D.提高农业灌溉技术 |
17.
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大量脱发”- 气候寒冷干燥 - 修筑
②“动脉阻塞”- 过度放牧与垦殖 - 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腹泻”- 地表植被破坏 - 退耕还林、还草
④“脚肿”- 泥沙淤积 - 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①“大量脱发”- 气候寒冷干燥 - 修筑
②“动脉阻塞”- 过度放牧与垦殖 - 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腹泻”- 地表植被破坏 - 退耕还林、还草
④“脚肿”- 泥沙淤积 - 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3.选择题- (共2题)
18.卵细胞成熟后从{#blank#}1{#/blank#}排出,在{#blank#}2{#/blank#}中如果遇到精子就会与其中一个结合形成{#blank#}3{#/blank#},并开始分裂形成{#blank#}4{#/blank#}.当移动到子宫内时就植入{#blank#}5{#/blank#},这就是怀孕.在子宫内进一步发育形成{#blank#}6{#/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