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
(2)说出该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
(3)分析该市近年来高新企业外迁的原因。


(1)说出该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
(2)说出该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
(3)分析该市近年来高新企业外迁的原因。
2.单选题- (共5题)
3.

【小题1】关于图中房地产等价线分布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①等价线由中心向外均匀递减 ②单位距离内朝阳区降幅大,海淀区降幅小 ③单位距离内丰台区降幅大,朝阳区降幅小 ④市中心房价最高,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
【小题2】有关影响图中房价的叙述,最有可能的是
北京奥运村位置在朝阳区北部,该地区是房价上升最快的地区之一。下图为某年8月北京房地产等价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房地产等价线分布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①等价线由中心向外均匀递减 ②单位距离内朝阳区降幅大,海淀区降幅小 ③单位距离内丰台区降幅大,朝阳区降幅小 ④市中心房价最高,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A.只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
B.房价最高区域工业活动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 |
C.从市中心向外、向南房价升值最快 |
D.北嘉苑比南丽城房价高是由于环境质量好,靠近奥运会主会场 |
4.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 B.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
C.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 | D.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
5.
如图为某城市地价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交通通达度是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列四幅交通干线示意图中,最能表示该城市交通干线分布状况的是( )
【小题2】图示甲、乙、丙、丁四区中心,交通拥堵最严重的是( )
【小题3】该城市中心商务区、传统工业区、高新产业区和旅游观光区等功能区布局较为合理。其中,传统工业区布局在( )

【小题1】交通通达度是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列四幅交通干线示意图中,最能表示该城市交通干线分布状况的是( )
A.![]() | B.![]() |
C.![]() | D.![]()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6.

【小题1】北京市城市建设
【小题2】随着北京城市空间扩展
城市扩展强度指数是指某空间单元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土地利用扩展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数字越大,表示扩展越快。下图表示1986~2011年北京市各圈层城市空间扩展强度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北京市城市建设
A.1991~1996年集中在三环路以内 |
B.1996~2001年四环路内逐渐填满 |
C.2001~2006年又是一个高峰时期 |
D.2006年以后六环路以外建设迅速 |
A.二环路内人口流动量迅速减少 |
B.居住区主要迁移到二环三环间 |
C.中心商业区迁移到四环五环间 |
D.五环六环间人口密度不断增大 |
7.

【小题1】新建住宅区和公路线的最佳组合是
【小题2】关于该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为加强新区建设,将新建居住地、公路线各一处。有居住地B1、B2、B3和公路L2、L3作为选址方案。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新建住宅区和公路线的最佳组合是
A.B1、L2 |
B.B3、L2 |
C.B2、L3 |
D.B3、L3 |
A.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 |
B.为改善城市环境设置了基本农田 |
C.工业新区位于市中心的下风向 |
D.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 |
3.选择题- (共3题)
4.填空题- (共1题)
11.
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图,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乙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丙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4)丁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_____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乙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丙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4)丁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_____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