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758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7/3

1.综合题(共2题)

1.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问题。(15分)

(1)近两年,两区域都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关于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2分)
A.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长期实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供给短缺
B.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许多民工在当地便可以就业
C.由于两地生活成本高,民工更愿意到生活成本低、相对工资高的地方工作
D.两地企业应在提升工资的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E、两地企业应有意识地向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两个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家政策——改革开放。但也略有区别:(4分)
“珠三角”主要是  政策;“长三角”主要是     政策。
(3)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分)
(4)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3分)
(5) 读下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6)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2分)
2.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2分)
(2)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2分)
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
(3)请简述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具体措施(5分)
(4)请简述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要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具体措施(3分)
(5)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3分)

2.单选题(共11题)

3.
年降水量200mm线是()
A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B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分界线
C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D湿润和干旱地区分界线
4.
下图的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B.
C.D.
5.
下列属于适宜推广的优良固沙植物是
A.松树和水杉B.樟树和杨树C.梭梭林和沙拐枣D.芦苇和桦树
6.
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易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7.
如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8.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②平原地区耕作层厚度大  ③三江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⑤东北三江平原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9.
热带雨林地区生物循环十分旺盛,养分主要储存在( )
A.土壤中B.植物体内C.地表径流中D.枯枝落叶中
10.
热带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是指(   )
①雨林地区大气中的水汽50%来自海洋 ②雨林地区大气中的水汽50%来自雨林本身
③雨林地区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 ④雨林地区所涵养的水量高达34亿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
国家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是因为那里(   )
A.经过多年开发已无荒可垦
B.那里气候长冬夏短,生长期短,不利作物生长
C.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
D.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不宜开发
12.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挑战正确的有(    )
①人均资源量少   ②人均能源消费量高   ③单位产值能耗低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④⑤
13.
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都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苏州古典园林、青城山—都江堰、庐山国家公园
B.黄龙风景名胜区、苏州古典园林、长城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3.选择题(共9题)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6.

青少年崇拜F4的英俊潇洒,孙燕姿的活泼,周杰伦的酷等等,虽然他们都在唱自己的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我们却能从中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影子,这说明(    )

①青少年“追星”可能处于满足自我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共鸣的需要

②青少年“追星”是追求时尚与流行,追求浪漫的需要

③青少年“追星”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④青少年“追星”是为了从众

17.

计算{#mathml#}5x+3yx2-y2{#/mathml#}﹣{#mathml#}2xx2-y2{#/mathml#}的结果是{#blank#}1{#/blank#} .

18.实验探究:冰的熔化规律

【设计并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是用来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所选用的冰块要尽可能使用小颗粒状的冰,这样做的好处是:{#blank#}1{#/blank#};

②在烧杯的底部垫石棉网,作用是使烧杯{#blank#}2{#/blank#};

③把冰粒装在试管中,然后通过烧杯中的水间接地进行加热(水浴法)目的是{#blank#}3{#/blank#}.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如表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所测量到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blank#}4{#/blank#}.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4

-3

-2

-1

0

0

0

1

3

5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冰在熔化时要不断地{#blank#}5{#/blank#}热量;温度{#blank#}6{#/blank#}.

【实验拓展】若实验所用的温度计为水银(其沸点为357℃)温度计,小明想不用调整器材,继续对试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可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小明的想法能顺利完成吗?{#blank#}7{#/blank#};理由是:{#blank#}8{#/blank#}.

19.实验探究:冰的熔化规律

【设计并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是用来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所选用的冰块要尽可能使用小颗粒状的冰,这样做的好处是:{#blank#}1{#/blank#};

②在烧杯的底部垫石棉网,作用是使烧杯{#blank#}2{#/blank#};

③把冰粒装在试管中,然后通过烧杯中的水间接地进行加热(水浴法)目的是{#blank#}3{#/blank#}.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如表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所测量到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blank#}4{#/blank#}.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4

-3

-2

-1

0

0

0

1

3

5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冰在熔化时要不断地{#blank#}5{#/blank#}热量;温度{#blank#}6{#/blank#}.

【实验拓展】若实验所用的温度计为水银(其沸点为357℃)温度计,小明想不用调整器材,继续对试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可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小明的想法能顺利完成吗?{#blank#}7{#/blank#};理由是:{#blank#}8{#/blank#}.

20.小红是一个小魔术迷.她把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医用酒精中,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空中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却完好无损(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blank#}1{#/blank#}(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手帕的温度{#blank#}2{#/blank#}(填“升高”或“降低”),且{#blank#}3{#/blank#}(填“高于”或“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21.小华和小明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blank#}1{#/blank#}设计更合理,依据是{#blank#}2{#/blank#}.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blank#}3{#/blank#}(选填“大”或“小”).

22.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