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图Ⅰ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Ⅱ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图Ⅰ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说出此时的气候特点。
(2)指出图Ⅱ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1)当图Ⅰ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说出此时的气候特点。
(2)指出图Ⅱ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2.
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Q点附近河床沙滩罗列(如上图左下角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Q点附近河床沙滩罗列(如上图左下角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推测白洋淀由古湖淀范围缩小到现代湖淀范围的演变原因。
(2)简述在地形因素影响下,推测该地区城市和铁路的分布特征。
(3)东北平原沃野千里,指出其土壤肥沃的主要影响因素 。
白洋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湖淀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下图所示),该湖经历了地质时期万年以来的演变而形成。由于众多河流入淀之势,犹如“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的一个浅水型淡水湖泊,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被誉为“华北明珠”。现在看来,白洋淀湿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到淀区本身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也与上游的水资源开发、植被覆盖以及水土流失情况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推测白洋淀由古湖淀范围缩小到现代湖淀范围的演变原因。
(2)简述在地形因素影响下,推测该地区城市和铁路的分布特征。
(3)东北平原沃野千里,指出其土壤肥沃的主要影响因素 。
2.单选题- (共16题)
5.
读下面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图示区域内河流最下游处水位一般在312-318米之间,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在图示区域的总落差最可能是
【小题2】图示各点中,最适应建野外宿营地的是
【小题3】若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时,冬季不能看到但夏季能看到日出的地点是( )

【小题1】图中河流在图示区域的总落差最可能是
A.300米 | B.382米 | C.418米 | D.500米 |
A.甲村 | B.乙村 | C.丙地 | D.丁地 |
A.甲村 | B.乙村 | C.丙地 | D.丁地 |
6.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10000),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教堂的影子为甲地反方向时,最可能为该地地方时 ( )
【小题2】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1】当教堂的影子为甲地反方向时,最可能为该地地方时 ( )
A.9∶00 | B.12∶00 | C.15∶00 | D.18∶00 |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 |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1/4 |
C.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
D.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
7.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小题2】在30°N纬线上,若飞机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飞行,那么飞机上的人将经历

【小题1】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 B.岩石圈底部 | C.莫霍面 | D.软流层中部 |
A.昼夜长短相等 | B.昼夜长度均增加了一倍 |
C.昼夜长度均减小了一半 | D.太阳永不西落或东升 |
8.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6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小题2】当丙地日落时,世界标准时是
【小题3】此图所示季节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乙、丁、丙、甲 |
C.甲、丙、丁、乙 | D.乙、丙、丁、甲 |
A.前一日18时 | B.当日7时 |
C.次日6时 | D.次日18时 |
A.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C.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 D.巴西热带草原正值湿季 |
9.
下图是甲、乙两地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这一天为12月22日,则乙地的地理坐标最接近( )
【小题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若这一天为12月22日,则乙地的地理坐标最接近( )
A.30°N、52.5°E | B.40°N、127.5°W |
C.40°S、52.5°E | D.30°S、127.5°W |
A.关于地轴对称 | B.关于地心对称 |
C.关于赤道对称 | D.关于极点对称 |
10.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如图中与15点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


【小题1】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 B.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

A.A | B.B | C.C | D.D |
11.
下图中XY -线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小题1】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 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
C.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 D.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
A.西高东低 | B.东高西低 | C.北高南低 | D.南高北低 |
12.
下图示意沿海地区的五个不同地点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时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五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只考虑大气环流的影响,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的是

【小题1】有关五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 B.②地为地中海气候 |
C.③地年降水量多于④地 | D.⑤地位于大陆东岸 |
A.② | B.① | C.④ | D.⑤ |
13.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锋面属于
【小题2】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小题1】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 B.南半球暖锋 | C.北半球暖锋 | D.南半球冷锋 |
A.11日的中午 | B.12日的中午 | C.11日的14时 | D.13日的14时 |
14.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 | 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 |
C.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 | D.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 |
15.
下图示意某沿海地区甲洋流流经区域等温线T1和T2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
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小题2】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寒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小题1】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
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 B.⑧→①→⑤→甲 |
C.③→甲→⑦→② | D.⑥→④→甲→⑤ |
A.(10°W,61°N) | B.(150°W,4°S) |
C.(117°E,28°S) | D.(143°E,32°N) |
16.
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可知,

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

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
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
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
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
17.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
【小题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
A.⑤处岩石类型与②完全相同 |
B.③处物质主要来自于地核 |
C.⑤处形成大陆岛 |
D.⑥处岩层可能含有化石 |
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 B.④处可能形成变质岩 |
C.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 | 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①处构造好于⑥处 |
18.

【小题1】该剖面图最可能是下图中哪条线 ( )

【小题2】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读某河流剖面图(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堆积层)。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剖面图最可能是下图中哪条线 ( )

A.A | B.B | C.C | D.D |
A.沉积物颗粒甲<乙<丙 | B.该处河流堆积地貌为三角洲 |
C.该河段最可能位于河流下游 | D.该河段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
19.
下图为某山体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粗线为雪线。据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为南半球 b.该地为北半球
c.该地有可能为热带 d.该地不可能为热带
e.该地北坡为迎风坡 f.该地南坡为迎风坡

a.该地为南半球 b.该地为北半球
c.该地有可能为热带 d.该地不可能为热带
e.该地北坡为迎风坡 f.该地南坡为迎风坡
A.ace | B.bdf | C.bce | D.adf |
20.
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 |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 |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经度地带的分异 |
3.选择题- (共2题)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鸡蛋向内打破是食物,向外打破是生命。人生亦然,向内打破是压力,向外打破是成长。——李嘉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