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7469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2

1.综合题(共3题)

1.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凌汛是河道冰凌阻塞、解冻或冰雪融化而引起的江河涨水现象。沼泽是潮湿和浅水地带生长湿生植物的地段。冻土是温度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岩土。

(1)图中R河干流将图示区域大致分成两个不同的地形单元,说出其名称与方位。
(2)R河干流常产生凌汛,解释该现象的成因。
(3)R河是流经国水量最大的河流,但其航运价值很低。根据R河的水文特征说明原因。
(4)R河流域冻土广布,有利于沼泽形成。解释原因。
2.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青藏高原地势高峻,面积辽阔。气温随高度、纬度的增高而降低。降水因受季风影响,从南向北、从东向西逐渐减少。这就使自然带在高原上有纬度地带性和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两种反映,两者相互交织。

材料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特征和整体变化。


(1)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青藏高原的成因。(注意:要说出板块的具体名称和类型。)
(2)材料1中提到的影响青藏高原降水的季风主要指哪一类?依次列举三个自然带名称,以表明材料1中所说的“两种反映”。(注意:三个自然带要相临。)
(3)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原上有众多高大的山脉。由此出发,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青藏高原的特征。
3.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资源型城市是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往往会经历从兴起到衰退的过程。


 

材料2: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黄土高原地带,是全国最缺水省份之一,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多集中分布在山谷、盆地,大气污染严重。煤炭开采使地下水位下降,河川径流渗漏,水质受到污染,并产生大量煤矸石(采煤、洗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炭开采还形成采煤沉陷区(采煤留下的地表下陷地区)。

(1)读材料1,根据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再生性质,解释“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进入衰退期”。
(2)通过比较图2和图3,概括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特点。
(3)简述煤是如何形成的。
(4)读材料2,山西省存在的环境问题与煤炭产业有一定关联。选择其中某一个环境问题,说明这种关联,并提出解决该环境问题的对策。(注意:选择某一个环境问题解答即可,多选多答不加分,只批阅第一个。对策答1点即可,多答不加分,但答错扣分。)

2.单选题(共20题)

4.
在无林覆盖地区20厘米厚的土层,需40年左右即被流水冲刷殆尽,而在有森林覆盖的地区要75万年,这说明森林具有的功能是
A.净化空气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D.调节大气水分
5.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从领海离陆地最远点算起,不超过
A.12海里B.188海里
C.200海里D.212海里
6.
某岛国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普遍种植水稻,居民信奉天主教,该岛国所属的文化圈是
A.西欧文化圈B.东欧文化圈
C.南亚文化圈D.东南亚文化圈
7.
某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遇到的风险有

①迷路  ②缺氧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蚊虫侵扰  ⑥洪水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③④⑤⑥
8.
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光下人影始终朝向南方,该地位于
A.赤道B.南北回线之间
C.北回归线以北D.南回归线以南
9.
某乘客于北京时间12点由上海乘飞机飞往旧金山(西8区),于当地时间8点到达。飞机的飞行时间是
A.4时B.12时C.16时D.20时
10.
下列日、地、月位置关系图中,月相在晴朗的上半夜(18时至24时)可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
下列与地球距太阳远近适中有关的现象是
①地球有适当的体积与质量  ②地球上有液态水 
③地球处在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④地球公转的周期适中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2.
下图为台风“山竹”移动路径示意图。“山竹”移动是由于
A.赤道低气压带吸引B.副热带高气压推动
C.副极地低气压吸引D.低纬东北信风推动
13.
下图为某一暖锋剖面示意图,尚未绘出暖锋锋面。此时,图中空气团移动的方向是
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
14.
马赛市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是上海的友好城市。当上海发生伏旱时,马赛
①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②受西风带控制  ③炎热干旱  ④温和多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
关于下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北移有关
B.乙洋流出现于8月份
C.丙洋流属于补偿流
D.丁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
16.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了14.77万人,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关于该现象原因,错误的表述是,中小城市
A.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B.适宜就业机会多
C.生态环境好D.服务设施齐全
17.
与当前世界范围内人口迁移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候B.自然资源C.经济D.教育
18.
上海某区域使用手机的用户密度休息日大于工作日,该区域最可能是
①商业区  ②工业区  ③文教区  ④休闲区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9.
影响城市地价的主要因素是
①人口密度  ②森林覆盖率  ③离市中心的远近  ④交通的便利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
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市场主导型的是
A.石油化工B.有色金属冶炼
C.飞机制造D.甜菜制糖
21.
阳台农业是指在阳台或楼顶所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大多采用无土培养液栽培模式,产品更趋观赏性。与传统种植业相比,其特点主要体现在
A.机械化水平高B.不受自然条件影响
C.产品商品率高D.所需劳动力少
22.
地铁是城市内部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1965年我国第一条地铁建于北京,1993年上海建第一条地铁线路。与上海相比,北京成为我国建第一条地铁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B.技术先进
C.交通拥堵D.政策支持
23.
某高中举办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工作的步骤是
①绘制地图、统计图表等展示资料  ②利用相机与GPS或地图作记录 
③规划考察路线  ④收集、整理考察地区的文献和图片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③④①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