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在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公里。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重要的合作项目,瓜达尔港、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和能源为四个建设重点。通过该走廊建设,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材料三: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和从巴基斯坦向中国新疆油气运输管道起点的瓜达尔港是巴基斯坦难得的深水良港,毗邻巴基斯坦和伊朗边界。
(1)分析瓜达尔港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2)说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需要克服的恶劣自然条件。
(3)说明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贯通将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纳米布(见图)是世界上最古老、干燥的沿海沙漠之一。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1)分析纳米布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2)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
(3)说明“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

材料一:R河上游穿行于山区,年均降水量约为200~500mm;中游流经高原,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m;下游地势低洼,平均年降水量不足lOOmm。R河被誉为该国“西南的生命线”。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大盐湖是甲国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内陆盐水湖(图B)。一万多年前,它曾经是一个比现在大20倍、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的淡水湖,如今周边的冰川已消退。
材料三: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大盐湖内卤虫资源丰富,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说明R河被称为该国“西南的生命线”的原因。(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3题)

【小题1】下列地形区的形成与贝加尔湖成因相似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 B.渭河平原 | C.天池 | D.五大湖 |
①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功能强
②注入河流少,河水泥沙对湖水影响小
③湖区年平均气温低,水生植物少
④湖盆深,受影响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A.南北狭长湖水流动通畅 | B.地势南高北低 |
C.南部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 D.南北纬度跨度大 |

【小题1】芬兰( )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
B.湖泊、岛屿众多 |
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木材加工业发达 |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 |
B.纬度较高,蒸发量小 |
C.地表起伏大,多山地 |
D.降水丰富,光热充足 |

【小题1】图中可能是1月0℃等温线的界线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洋流
②盛行风
③地形
④纬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瑞典东南部形成降雪
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 |
B.大风使圣劳伦斯河流速加快,利于通航 |
C.强风可以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更洁净 |
D.降雪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利于次年农业生产 |
下图是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段38°N、山体内外最热月10°C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最热月10°C等温线也是针叶林与高山草甸的分界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落基山脉内外10°C等温线分布高度差异显著,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拔 | B.降水 | C.洋流 | D.海陆位置 |
A.垂直带谱多于外部 |
B.同海拔植物的枯黄期早于外部 |
C.冰川发育多于外部 |
D.森林带分布的高度高于外部 |

【小题1】该森林学校所在地的自然带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C.常绿硬叶林 | D.针叶、阔叶混交林 |
A.顺风顺水 | B.顺风逆水 |
C.逆风顺水 | D.逆风逆水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
B.甲地海域渔业资源相当丰富 |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 |
D.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
A.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高 |
B.人种单一,以白种人为主 |
C.畜牧业发展较快,牛肉大量出口 |
D.人口集中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

【小题1】影响维利基茨基海峡通航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海冰 | B.盐度 | C.风向 | D.洋流 |
①航运需求量大
②自然条件影响小
③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④油气资源丰富
⑤地缘政治因素干扰小
⑥煤铁资源丰富
A.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⑥ | C.①②⑤⑥ | D.①③④⑤ |
图中的 a 、 b 、 c 图各自代表是印度洋 (30°E ~90°E)、大西洋(70°W~10°W)、太平洋(140°E~160°W)中某一大洋的海底电缆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海底电缆分布的因素是( )
①地壳运动
②两岸的经济技术水平
③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④洋流方向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A.北美东部和欧洲 | B.北美西部和亚洲 |
C.非洲和印度 | D.东亚和印度 |

【小题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小题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小题1】关于四个半岛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半岛河流的汛期在夏季 |
B.乙半岛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
C.丙半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D.丁半岛火山活动较为频繁 |
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②沿岸有暖流经过
③山地抬升作用明显
④季风带来充沛水汽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亚洲高压是冬半年盘踞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的稳定而强大的冷气团。气象学中一般用1025hPa等压线作为其分布范围的标注线。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下列地区自1951年以来,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的是
A.日本群岛 | B.中亚 |
C.中国 | D.东西伯利亚 |
A.海陆位置 | B.洋流性质 |
C.海陆温差 | D.地形地势差异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