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罐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6分)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罐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6分)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2.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2.单选题- (共16题)
4.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小题2】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 9月到11月 B. 12月到2月 C. 3月到5月 D. 6月到8月
【小题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小题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小题2】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 9月到11月 B. 12月到2月 C. 3月到5月 D. 6月到8月
【小题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小题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 | B.广东、福建 | C.海南、贵州 | D.辽宁、山东 |
A.自然资源贫乏 | B.交通设施落后 |
C.煤炭消耗量大 | D.第三产业发达 |
6.
读中国最长两条河流部分河段沿程水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黄河段沿程年平均水温线是( )
【小题2】两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 )
【小题3】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

【小题1】图示黄河段沿程年平均水温线是( )
A.X1 | B.Y1 | C.X2 | D.Y2 |
A.2月长江大于黄河 | B.2月长江小于黄河 |
C.7月长江大于黄河 | D.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 |
A.横断山区 | B.四川盆地 | C.黄土高原 | D.太行山区 |
7.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小题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
A.太湖平原 | B.洞庭湖平原 |
C.汉江平原 | D.成都平原 |
A.耕地面积广 | B.生产规模大 |
C.机械化水平高 | D.人口较少 |
8.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小题2】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 围湖造田 B. 绿洲萎缩
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 气候变干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小题2】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 围湖造田 B. 绿洲萎缩
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 气候变干
9.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60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小题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小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 B.230米 | C.340米 | D.420米 |
A.260米 | B.350米 | C.390米 | D.410米 |
10.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小题1】该省位于我国的()
【小题2】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小题1】该省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西南地区 |
A.河流泥沙含量 | B.地形起伏 |
C.西南季风强弱 | D.土壤厚度 |
11.
读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小题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
12.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小题2】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小题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小题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 B.0.30 0.50 | C.0.55 0.35 | D.0.30 0.35 |
A.大气环流、地形 |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
C.纬度位置、地形 |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
A.E | B.F | C.G | D.H |
13.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小题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小题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14.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小题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小题3】K岛处于

【小题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 B.热带草原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A.海拔高 | B.种源丰富 | C.火山灰深厚 | D.光照充足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
15.
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小题2】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

【小题1】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
16.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小题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小题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小题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 | B.离消费市场较近 |
C.劳动生产率较高 | D.劳动力价格较低 |
A.原料价格 | B.劳动力价格 |
C.投资环境 | D.市场需求 |
A.原料使用量 | B.劳动力使用量 |
C.运输量 | D.设备费用 |
17.
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小题2】M省可能是()

【小题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小题2】M省可能是()
A.山西 | B.安徽 |
C.广东 | D.甘肃 |
18.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小题2】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小题1】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
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
19.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
【小题2】内蒙古( )

【小题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
A.新,耕地、牧草地 |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
C.地势平台,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
3.选择题- (共11题)
22.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H,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