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73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2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32次南极科考于今年11月7日启程,图15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澳大利亚大陆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m)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__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
(3)若仅考虑洋流的影响,科考船返航时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至M段,航行速度较__________。
(4)图中沿MN一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的是__________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5)图中位于沿海地区的P地,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为“北美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山脉是美洲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挤压碰撞抬升形成,因此在北美洲的西部沿海海底分布有__________地形。
(2)B是北美洲著名的五大湖地区,湖盆是由于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五大湖对沿岸地区气温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__。
(3)C洋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性质为__________。
(4)1月,北美洲大陆内部受__________(高或低)气压控制,切断了__________气压带,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中。
(5)A山脉的西坡与东坡相比,年降水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
下图为“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油菜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4.
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松辽河产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黑、吉、辽和_________,所跨越的干湿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湿润区、_________、半干旱区、_________。该区的重要粮食产地,自东向西依次为三江平原、_________平原和河套平原。
(2)与松辽河产区相比,长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双选)
A. 粮食商品率高  B. 耕地面积广大
C. 水热资源丰富  D. 复种指数较高
(3)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_________;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_________。
(4)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双选)
A. 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 粮食大量出口
C. 粮食单产下降  D. 调整种植业结构
(5)西南诸河产区中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相比藏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很大,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3题)

5.
下图为“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和“澳大利亚的年降水量(mm)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大陆内部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
C.西部高原地区D.大自流盆地
【小题2】决定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位置
C.气候因素D.矿产分布
【小题3】澳大利亚有憨实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的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
C.澳大利亚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
D.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草地
【小题4】澳大利亚大陆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A.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及西部呈半环状逐渐减少
B.中部多,四周少
C.从南回归线向南北逐渐减少
D.从北部向南部减少
6.
下图为“南极大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不正确是
A.全在南极圈内的大洲B.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跨越经度最多的大洲D.企鹅是其常见的动物
【小题2】当A地的区时为正午12点时,北京时间是
A.4点B.18点C.20点D.6点
【小题3】当南极洲周围海域的浮冰范围达一年中最小的时候,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浙江盛行东南季风B.长江中游段出现凌汛现象
C.太阳直射在新加坡D.潘帕斯草原呈现草绿牛肥
7.
下图示意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A、B、C三线叙述正确的是
A. A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B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 C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 C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小题2】以下各线大致与图中0℃等温线一致的是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①②B.②④C.①②D.①④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等温线以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B.我国的草原多分布C线以西北的高原和山地
C.A线以西南广泛分布着适宜酸性土壤的茶树
D.B线以东多为适宜农耕的高原、平原和丘陵
【小题4】以下省会在非季风区的是
①西宁 ②兰州 ③呼和浩特 ④西安
A.①B.①③C.①②D.都不是
【小题5】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湘、辽、宁B.青、粤、晋
C.台、鲁、苏D.桂、甘、豫
8.
下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A.哈尔滨小于南宁B.松嫩平原大于华北平原
C.广州大于石家庄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小题2】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B.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D.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9.
下图为“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B.5°C.8°D.10°
【小题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③山脉两侧看到的传统民居可能是下图中的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0.
下图示意了外国人眼中的“五色中国”,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13年11月23日,我国政府宣布在“蓝色中国”A海域划设防空识别区,A海域为
A.渤海B.黄海
C.东海D.南海
【小题2】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银色中国”的“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D.城镇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小题3】下图的景观出现在中国哪部分
A.“蓝色中国”B.“绿色中国”
C.“黄色中国”D.“金色中国”
【小题4】下图中干栏式建筑设计建造的主要目的是
A.泰山站——防潮湿B.傣家竹楼——防地震
C.泰山站——防风雪掩埋D.傣家竹楼——防洪水淹没
11.
下图为“某省区轮廓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其中位于第二阶梯上的省区代号是
A.K、LB.L、NC.N、MD.K、N
【小题2】关于①②③三座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山脉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
B.我国最高峰珠峰位于②山脉
C.③山脉位于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附近
D.①山脉位于③山脉西南方向
12.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地表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地表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

下图为我国某省的径流系数和降水空间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A.南多北少B.北多南少C.东多西少D.西多东少
【小题2】结合图可以推断(  )
A.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大B.降水量少的地区径流系数大
C.地势起伏大地区径流系数大D.地势平坦的地区径流系数大
【小题3】等径流系数线沿图中箭头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
A.距海远近B.降水量C.灌溉用水D.“地上河”
13.
下图为“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盐碱化严重,中、低产田分布广
B.地势平坦,草原面积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小题2】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A.10℃B.20℃C.30℃D.40℃
【小题3】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海拔2900米处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D.北坡海拔2100米处
【小题4】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和地形区是
A.热带季风气候、珠江三角洲平原
B.温带季风气候、江淮平原
C.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川盆地
D.地中海气候、江南丘陵
【小题5】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14.
土豆为喜光作物,下图所示南美洲某岛屿的居民以独特而传统的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因而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土豆种植区主要位于该岛
A.东部B.南部C.西部D.北部
【小题2】土豆种植在上述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有许多河流流经该区域,水源较充足B.离海洋近,降水量较丰富
C.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光照较充足D.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小题3】该岛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化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D.臭氧空洞
15.
下图为“美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水源B.光照C.热量D.土壤
【小题2】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①气候较湿润  ②工业用水量大  ③以耐旱作物为主  ④以乳畜业为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6.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接近
A.原料产地B.销售产地C.能源产地D.研发基地
【小题2】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
【小题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可能是
A.湖南省B.山东省C.四川省D.吉林省
17.
下图中示意了两幅地形剖面图(甲剖面线为55°N,乙剖面线为23°26'S),据图回答下题。

关于上图中甲、乙两图自然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相同
B.①、②山脉的降水均为西部高于东部
C.abcd四处海水温度排序为d>a>c>b
D.①、②山脉位置都处在板块的交界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