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风俗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节日习俗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
春节已有4千年历史,许多习俗在先秦时已出现。春节正值一年农事活动全部结束,人们祭祀神明,祈愿福佑。同时也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
清明节正值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同时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
中秋节起源于西周,当时人们在秋收之际,拜谢月神和土地神的庇护。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合家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腊八节源于先秦时,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
说出3项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差异,并任选一项说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8分)
中国的节日习俗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
春节已有4千年历史,许多习俗在先秦时已出现。春节正值一年农事活动全部结束,人们祭祀神明,祈愿福佑。同时也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
清明节正值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同时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
中秋节起源于西周,当时人们在秋收之际,拜谢月神和土地神的庇护。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合家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腊八节源于先秦时,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
说出3项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差异,并任选一项说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8分)
2.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进行了第30次科学考察。科考船从上海出发,经过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两个港口,首次完成环南极航行。读下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写出“雪龙”号从上海到弗里曼特尔所经过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6分)
(2)指出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分析其共同的形成条件。(11分)
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竣工。
(3)指出长城站和泰山站在位置上的主要差异。(5分)
南极地区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陆地绝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气候终年酷寒。
(4)分析南极地区气候终年酷寒的主要原因。(6分)
近年来,到南极地区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5)说出南极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8分)

(1)写出“雪龙”号从上海到弗里曼特尔所经过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6分)
(2)指出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分析其共同的形成条件。(11分)
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竣工。
(3)指出长城站和泰山站在位置上的主要差异。(5分)
南极地区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陆地绝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气候终年酷寒。
(4)分析南极地区气候终年酷寒的主要原因。(6分)
近年来,到南极地区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5)说出南极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8分)
2.选择题- (共6题)
3.单选题- (共3题)
9.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
【小题2】图中城镇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平坦
②气候温和湿润
③交通运输便捷
④基督教的影响
【小题3】图中甲地发现绘有牛、羊以及马、骆驼等图案的岩画。其图案的变化反映了该地区自然景观变化的趋势为( )

【小题1】图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
A.200米以下 | B.200~1000米 | C.800~1000米 | D.大于1000米 |
①地形平坦
②气候温和湿润
③交通运输便捷
④基督教的影响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草原——荒漠、草原 | B.森林——荒漠、草原 |
C.荒漠——草原、荒漠 | D.荒漠、草原——草原 |
10.
博格达峰位于我国天山的东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博格达峰( )
【小题2】图中山地针叶林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
①阳坡,蒸发强
②阴坡,蒸发弱
③迎风坡,降水量多
④背风坡,降水量少

【小题1】图中博格达峰( )
A.垂直自然带分布主要以水分为基础 |
B.北坡和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相同 |
C.垂直自然带的基带是温带荒漠带 |
D.各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随季节而变化 |
①阳坡,蒸发强
②阴坡,蒸发弱
③迎风坡,降水量多
④背风坡,降水量少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6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