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此时,P地正被___________(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状况以___________为主。请写出所标示的六个省会城市按照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月份为_____月左右,图中②地风向为______________。风能是一种安全可靠、可循环再生的清洁能源,全球风电开发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可开发风能超过10亿千瓦。在此季节,图中城市所在地区风能资源最丰富且可大规模开发的是 _________(任填一个)。
(3)根据锋面符号推断,若图中锋面N快速移向乌鲁木齐,未来48小时内、锋面过境时乌鲁木齐的天气变化是__________。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早进入2019年元旦的是_______。
(2)请从板块的角度说明勃朗峰所在的阿尔卑斯山脉的成因。
(3)图中②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在西欧地区分布范围较广且往北延伸至极圈附近,促使其往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水热条件的变化,图示山地从山麓到山顶出现植被的垂直递变,且顶部出现积雪冰川带。读图,描述图中雪线在不同坡向上分布高度的差异,结合水热条件分析原因。
2.单选题- (共16题)

【小题1】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平坦的高原面 | B.凉爽的高山地区 |
C.宽阔的平原地区 | D.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
A.地形与水源 | B.植被与土壤 |
C.纬度与日照 | D.民族与宗教 |

【小题1】新村镇建设选址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是因为(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
D.处于河谷、临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英国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所著《1421:中国发现世界》认为,中国人最早绘制了世界海图,郑和船队早于哥伦布70年到达美洲大陆,早于库克船长350年发现澳洲与南极洲。下图是他根据史料绘制的洪保将军(郑和属下)船队的航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船队出使南亚各国的最佳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①航段:正值旱季,阳光直射 |
B.②航段:夜空中北极星指引航向 |
C.③航段:沿岸荒漠广阔无垠 |
D.④航段:沿途物质补给非常困难 |
图示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图中的( )
A.①强②弱 | B.①强③弱 |
C.③强④强 | D.②弱④弱 |
A.副热带高压带 | B.赤道低压带 |
C.西风带 | D.东南信风带 |

【小题1】图示状态下,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有关三地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水库气压最低 |
B.林地气压高于裸地 |
C.水库气温最低 |
D.裸地气温高于林地 |
A.由水库流向裸地 | B.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 |
C.由水库流向林地 | D.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
航海家迪亚士1487年从葡萄牙探险至非洲最南端,航行路线如图中带箭头的线路所示,探险队途经乙地到达好望角。其中非洲大陆某地年降水特征如右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某船只逆着航海家迪亚士的航行线路,由好望角往北行至欧洲,则船只( )
A.一直顺水 | B.先顺水后逆水 |
C.一直逆水 | D.先逆水后顺水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经度地带性 | B.纬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A.椰子 | B.苹果 | C.无花果 | D.火龙果 |
下图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沙洲地形及气候状况。一年中该江心沙洲面积变化巨大,当地农户在江心沙洲上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受此变化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江心洲的形成原因是( )
A.海水堆积 | B.流水堆积 | C.冰川堆积 | D.风力堆积 |
A.3月~7月 | B.6月~10月 |
C.8月~12月 | D.11月~次年4月 |
图甲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乙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甲中,甲处的洋流与图乙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性质和流向都相同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 B.促进沿岸地区非地带性植被的形成 |
C.使沿岸大气相对下沉 |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

【小题1】以下全部属于寒流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①④⑤⑥ | D.①③④⑦ |
A.⑤⑥ | B.②⑥ |
C.①⑤ | D.③④ |

【小题1】上图所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降水一定增加 |
C.库区上游河流径流量减小 |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
A.陆上小循环 | B.海陆间大循环 |
C.水库 | D.跨流域调水 |
当地时间2016年7月26日,日本樱岛火山的昭和火山口强烈喷发,浓烟滚滚,伴随电闪雷鸣。以下左图为樱岛火山爆发的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石类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樱岛火山爆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上升冷却凝结 | B.外力作用 | C.变质作用 | D.重熔再生 |
中国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名句。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
A.夏季风水汽含量不足 | B.植被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 D.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
A.生产性 | B.平衡性 | C.差异性 | D.整体性 |
据报道,随着地球高山上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植物种群踏上了漫长的“搬家”之路——平均每10年向上转移10米。
据此回答以下题目。【小题1】下列现象中,与植物种群“搬家”原因相同的自然现象是( )
A.我国有组织地向西北移民 |
B.巴西的房屋建在巴西高原上 |
C.许多海洋鱼类选择游向更深更冷的水域 |
D.青藏高原的冻土变化加剧,冻土层温度下降,厚度增加 |
A.控制人口数量 | B.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C.退耕还林还草 | D.推广可再生能源 |

【小题1】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① B. 乙—② C. 丙—③ D. 丁—④
【小题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小题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 B.蒸发量增加 | C.下渗减少 | D.地表径流减少 |
A.Ⅰ、Ⅱ、Ⅲ B.Ⅱ、Ⅰ、Ⅲ | B.Ⅲ、Ⅱ、Ⅰ | C.Ⅰ、Ⅲ、Ⅱ |
3.选择题- (共3题)
为适应太空环境,去太空旅行的航天员都要穿航天服.航天服有一套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合适的温度、氧气和气压,让航天员在太空中如同在地面上一样.假如茬地面上航天服内气压为1atm,气体体积为2L,到达太空后由于外部气压低,航吞服急剧膨胀,内部气体体积变为4L,使航天服达到最大体积.若航天服内气体的温度不变,将航天服视为封闭系统.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