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
材料二 上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2)分析五大湖沿岸及东北部地区发展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材料一 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冬季多雾,被称为“雾鲁木齐”。从 2015 年12 月 1 日到 2016 年 2 月 25 日的 87 天里,乌鲁木齐的雾日多达 73 天。
材料二 贵州人“怕不辣”,种植辣椒历史悠久。老干妈牌油制辣椒是贵州地区传统风味食品之一,目前每天可灌装200 万瓶油辣椒,原来该公司的辣椒供应由省内 40 余个辣椒基地专供。随着老干妈产品市场上的拓展,近年来,该公司舍近求远,远赴新疆种辣椒。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辣椒具有产量高、个头大、粗纤维、辣味适中、糖分高、口味佳、红色素含量高等特点(见下图)。
(2)概述新疆辣椒种植集中分布区,并分析其品质优良的有利自然条件。

(1)简述图中甲地区城市的分布规律。
(2)该区域荒漠化严重的气象条件有哪些?
(3)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湖,入湖的河流有 40 余条,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其为咸水湖的原因。
材料一 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3 年夏粮总产量达到 267.7 亿斤,比 2012 年增产 7.4 亿斤,实现“九连增”。 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 30 年增产 300 亿斤。
材料二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 “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 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 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2.单选题- (共12题)

【小题1】影响图A、B 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 ②洋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1 月 | B.5 月 | C.7 月 | D.10 月 |
A.寒流经过 | B.暖流经过 | C.有上升流 | D.寒暖流交汇 |

【小题1】根据雨带在 C~E 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 C 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 月 | B.6~7 月 | C.7~8 月 | D.5~8 月 |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北皆涝 | D.南涝北旱 |

【小题1】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①干旱 ②台风 ③凌汛 ④泥石流⑤寒潮
A.①② | B.①③⑤ | C.③④⑤ | D.②③④ |
A.水稻、油菜、茶叶 | B.春小麦、亚麻、甜菜 |
C.棉花、玉米、甘蔗 | D.冬小麦、棉花、花生 |
①合理排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②大量施用有机服,改良红壤 ③兴修水利,减少旱涝灾害 ④实施平原绿化工 程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南多北少 | B.北多南少 | C.南北少中部多 | D.南北多中部少 |
A.冬春季节 | B.春夏季节 | C.夏秋季节 | D.秋冬季节 |

【小题1】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A.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小 |
B.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大 |
C.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大 |
D.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小 |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 | 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 |
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 | 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 |

【小题1】如果甲城游客在当地时间 5 时欣赏到了日出景观,则此刻乙城最有可能
A.阴雨霏霏午已过 | B.万家灯火阑珊处 |
C.赤日炎炎似火烧 | D.朝阳蔚海霞满天 |
A.甲、乙两城高温同期、降水不同期 |
B.甲、乙两城雨季都在冬季 |
C.甲、乙两城沿海都有暖流经过 |
D.两地附近都是所在国主要小麦产区 |

【小题1】P 地气候类型没有分布的大洲是
A.北美洲 | B.欧洲 | C.大洋洲 | D.亚洲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温带草原带 |

【小题1】有关孟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
B.全面温和多雨 |
C.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A.1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多 | B.1月吹西南季风,降水较少 |
C.雨季吹东北季风,洪涝频繁 | D.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丰沛的降水 |

【小题1】影响 B 地区降水均匀的主要因素是终年受
A.信风的影响 | B.季风的影响 |
C.西风的影响 | D.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 |
A.水流速度快 | B.含沙量大 | C.径流季节变化大 | D.有凌汛 |

【小题1】下列关于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 | B.图乙比图甲的比例尺大 |
C.都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 D.河流径流都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
A.光照东部强于西部 | B.东部植被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C.东部都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 | D.东西部交通便捷 |

【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大,灌溉农业发达 |
B.乙地发展农业要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
C.丙地地质构造为地堑 |
D.丁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A.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 B.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
C.发展方向主要是陡坡开荒 | D.应大力发展采矿业 |

【小题1】甲乙两区域共同的优势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 B.太阳能丰富 |
C.水能资源丰富 | D.内河航运发达 |
A.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 B.荒漠化 |
C.过量引湖水灌溉导致盐碱化 | D.沿湖围垦致使A湖萎缩 |
3.选择题- (共4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