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A为我国的____________(海), B为____________(岛),C为____________(海峡),D为____________(半岛)。
(2)E河为____________,F省简称为____________。
(3)G地区的沙土丘陵地区具有发展优势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___。H地区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_,
(4)填注我国商品粮基地名称:I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

(1)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和居民点的分布特点。
(2)某同学对该地区考察发现A地植被主要是一些低矮的灌木,B地区主要是马尾松、杉树等一些高大的乔木,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3)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1)根据图中土地垂直分布与土地利用状况图,分析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及易造成的危害。
下表是该地区与黄土高原某地综合比较

(2)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区域可能同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更严重,试分析原因。
2.单选题- (共9题)

【小题1】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
A.水源 | B.地形 | C.光照 | D.土壤 |
A.水源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土壤 |
A.太阳能、水能 | B.风能、石油 |
C.太阳能、石油 | D.水能、天然气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小题1】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河流的影响是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 B.河流含沙量减小 |
C.河流流域面积增大 | D.河流汛期缩短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

【小题1】图中①、②属同一农业区,但最大的不同点是
A.温度高低 | B.降水多少 |
C.人口密度 | D.地势高低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⑥⑦⑧ | D.⑦⑧⑨ |

【小题1】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 B.灌溉水源充足 |
C.光热条件好 |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
A.土壤肥沃多冻土 | B.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 |
C.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 D.以水稻种植为主 |

【小题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 | B.劳动力、技术 |
C.气候、地形 | D.市场、交通 |
A.机械化水平高 | B.土壤肥力高 |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D.人均耕地面积大 |

【小题1】由此推断橄榄树理想的生长环境( )
A.全年高温多雨 | B.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D.冬天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
A.小麦、甘蔗 | B.玉米、可可 |
C.水稻、荔枝 | D.柑橘、葡萄 |

【小题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增减幅度变化最大且比重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玉米 | B.大豆 | C.水稻 | D.粮食 |
A.土地广阔平坦,黑土肥沃 | B.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
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 D.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多 |

【小题1】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A.劳动力 | B.水源 |
C.市场 | D.农业科技 |
A.广阔的市场 | B.发达的交通运输 |
C.先进的农业科技 | D.传统的耕作经验 |

【小题1】制约①地谷类农作物成熟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热 | B.水分 | C.土壤 | D.地形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3.选择题- (共6题)
比一比,组词语。
掠{#blank#}1{#/blank#} 尖{#blank#}2{#/blank#} 偶{#blank#}3{#/blank#} 圈{#blank#}4{#/blank#}
谅{#blank#}5{#/blank#} 尘{#blank#}6{#/blank#} 遇{#blank#}7{#/blank#} 倦{#blank#}8{#/blank#}
比一比,组词语。
掠{#blank#}1{#/blank#} 尖{#blank#}2{#/blank#} 偶{#blank#}3{#/blank#} 圈{#blank#}4{#/blank#}
谅{#blank#}5{#/blank#} 尘{#blank#}6{#/blank#} 遇{#blank#}7{#/blank#} 倦{#blank#}8{#/blank#}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C为弹簧测力计,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a.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O点,顺次选取5个点,分别测量这5个点到O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它们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V2(△V2=V 2﹣V 02),填入表:
点迹 | s/cm | △v2/m2s2 |
O | / | / |
1 | 1.60 | 0.04 |
2 | 3.60 | 0.09 |
3 | 6.00 | 0.15 |
4 | 7.00 | 0.18 |
5 | 9.20 | 0.23 |
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2kg,结合如图2的图象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blank#}1{#/blank#} N
b.若该同学通过计算发现小车所受合外力小于测力计读数,明显超出实验误差的正常范围.你认为主要原因是{#blank#}2{#/blank#},实验操作中改进的措施是{#blank#}3{#/blank#}.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