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713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8

1.综合题(共4题)

1.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在西部发生弯曲的原因。
(2)比较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分析说明重庆市年太阳总辐射量低的原因。
2.
下图为福建省厚度等值线(单位:km)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地壳与地幔的不连续界面为____,福建永泰市该界面大致位于地下____km处。
(2)2013年10月30日,仙游县、永泰县交界处发生4.3级地震,附近陆地居民和台湾海峡渔船上进行捕鱼作业的渔民感觉有什么不同?请解释原因。
3.
读太阳系“生命可居住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图中显示“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
(2)除上述因素外,简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其他自身条件,并分析原因。
(3)分析人类选择火星为太空居住地研究对象的理由。
4.
读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和太阳黑子的周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太阳黑子发生的太阳大气层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共10题)

5.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分析,a圈层厚度的空间变化特点是
①陆地大于海洋 ②平原地区大于高山高原地区 
③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 ④大致与地表海拔呈负相关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b圈层的特点是
A.连续而规则B.连续而不规则C.规则而不连续D.不规则而不连续
【小题3】c圈层的主要成分是
A.氢气、氧气B.氮气、二氧化碳C.氧气、氮气D.氧气、二氧化碳
6.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下图表示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天空中的白云B.进入绕月轨道的“嫦娥三号”
C.地球上的陨石D.安全回家的“神舟八号”宇宙飞船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天体系统分别表示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B.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C.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地月系—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7.
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讲述了嫦娥吃下仙药后飞到“月宫”的故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共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小题2】人类无法居住在“月宫”上的原因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3】“月宫”中见不到的事物或现象是
A.火山锥B.昼夜更替C.繁星点点D.刮风下雨
8.
据美国宇航局(NASA)于当时间2015年9月28日发布的消息称,美国NASAD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读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进入火星轨道的探测器,不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
【小题2】美国NASA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了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
C.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小题3】未来火星载人探测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①宇宙空间强辐射  ②火星引力强大  ③火星大气层稠密 ④环境长期失重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9.
下图为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图,图中将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划分为m-5、m-4.m-3.m-2.m-1.m.m+ 1.m+2.m+3.m+4.m+5.其中m 为太阳黑子谷值年,其他为谷值周期内各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
A.完全一致B.毫无关联
C.大致呈正相关关系D.大致呈负相关关系
【小题2】对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
①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②确定阜新暴雨日数无明显周期性③有助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④有助于减轻阜新的洪涝灾害损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成的是
A.水能B.煤炭C.石油D.地热能
【小题2】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来看,太阳提供了
①人类使用的全部能源  ②人类使用的大部分能源 
③地壳运动的动力能源  ④大气运动的动力能源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1.
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太阳大气中所发生的一些现象和变化同样会对地球造成影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太阳对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太阳以光的形式向地球放射的能量
B.一年中哈尔滨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南宁少
C.太阳活动对生产有影响,对生活没有影响
D.太阳活动周期是高峰与低谷的时间间隔
【小题2】太阳黑子
A.是地球上树林年轮形成的原因B.是地球上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C.是光球层上的低温区域D.是色球层上的低温区域
【小题3】太阳活动高峰年,可能引发的地理现象是
A.两极出现极夜现象B.莫斯科出现极光
C.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D.我国地震频发
12.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在我国境内持续时间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下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东平大坝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太阳主体部分发黑的原因是
A.处于黑夜B.因温度降低而变暗
C.被金星遮挡D.被月球遮挡
【小题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A.黑子B.耀斑C.太阳风D.极光
【小题3】当日食发生时,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关系是下图中的
A.B.C.D.
13.
下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W1和W2二者皆无法通过地幔
B.W2传播速度快
C.W1和W2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
D.能通过地核的是W1
【小题2】若M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A.3 000 kmB.3 500 km
C.4 500 kmD.4 000 km
14.

   甲、乙两图分别为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    )
A.a表示纵波B.①表示莫霍界面
C.b表示横波D.②为地球内、外核的分界
【小题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可推测图中(    )
A.组成①以上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岩石B.①与②之间的物质全部为固态
C.③层物质呈液态或熔触状态D.④处物质可能为固态,以铁、铁的硅胶盐类为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