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712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 沙特通过组建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及世界级石化企业,已成为世界石化生产重地。截至目前,沙特已在其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分别布局了朱拜勒、延布两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

(1)①地冬季降水特征的成因是什么?②地自然带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2)幼发拉底河是世界著名河流,其河流下游水量的变化特征是越往下游越小,其原因有哪些?
(3)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有哪些?
(4)朱拜勒工业城发展石油加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有哪些?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树属热带作物。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可加工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2010年印度尼西亚开始对可可出口征收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和该岛某可可种植园椰子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1)依据苏拉威西岛的可可树种植环境,推测可可树生长喜好的气候条件。
(2)简述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
(3)分析印度尼西亚可可加工业落后于欧洲和北美的主要原因。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肯尼亚是世界第三大鲜花出口国,以出口玫瑰为主,绝大部分玫瑰出口到欧洲,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一枝早上 7点采摘的玫瑰,次日早晨就能抵达荷兰,再由荷兰的拍卖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肯尼亚四季均可以生产玫瑰,但每年的6-9月是其玫瑰销售的淡季。
奈瓦沙湖畔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玫瑰农场鳞次栉比,全部采用温棚种植玫瑰,使用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是真正的“鼠标农业”。在温棚里,每平方米每年可以收获220至240枝玫瑰花,是露天种植量的两倍。

(1)分析肯尼亚许多玫瑰农场集聚奈瓦沙湖畔的主要原因。
(2)说明玫瑰农场采用温棚种植玫瑰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3)分析每年6-9月是肯尼亚玫瑰销售淡季的原因。

2.单选题(共8题)

4.
合掌造(左图)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右图为“日本轮廓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   )
A.旱灾频发B.多洪涝灾害C.冬季暴雪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小题2】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   )
A.a地B.b地C.c地D.d地
5.

   新加坡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足16米,但人口密集,经济十分发达。2013年6月19日晚,“史无前例”的烟霾袭击新加坡,烟雾主要来自苏门答腊岛的芭蕉燃烧。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日,影响新加坡的风是    (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小题2】新加坡降水丰富,但淡水资源匮乏,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地势低平,径流数少B.面积小,储水条件差
C.人口多,淡水需求大D.经济发达,污染严重
【小题3】下列关于苏门答腊岛产业发展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大力推进乳畜业发展B.大力改进河网交通建设
C.提升种植园农产品品质D.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6.

   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西端,村外山坡上蜿蜒而下的是有几百年传统的人造冰川,历史上每逢干旱年份的3月,土邦王分派给村民的徭役中最艰苦的就是到较远的自然冰川中切割大块的冰块,两人一组,用背篓不间断接力运到村子上方,堆砌之后覆盖上树叶杂草。令人惊奇的是,冰川居然会不断长大,到5月耕种的季节,融化后的冰川就是灌溉水源的保障。

读“克什米尔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文中冰川不断长大的原因是(  )
A.高山冰川融化流入B.堆砌的冰川融化膨胀
C.冰川温度低,使周围空气中水汽凝结D.村民抽取的印度河水浇在人造冰川上
【小题2】拉达克地区气候干燥,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海拔高,太阳辐射强B.喜马拉雅山脉的屏障作用,西南季风难以进入
C.该地受冬季风影响大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7.

   一位去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走着走着,便会毫无预兆地遭遇一场阵雨,于是便在路旁的亭子里停下来听雨赏雨,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下图为巴厘岛水系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乌布遭遇毫无预兆的一场阵雨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  )
A.对流活动强烈B.台风活动频繁
C.西南季风强盛D.东北信风控制
【小题2】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足B.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C.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D.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8.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山脊、山谷B.山谷、山脊C.山脊、山脊D.山谷、山谷
【小题3】图中陡崖顶部丙的海拔可能是(  )
A.320米B.450米C.540米D.680米
9.
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气候具有的典型特征是(  )
A.夏高温少雨,冬温和湿润B.全年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D.雨热同期
【小题2】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B.海陆轮廓C.地形D.洋流
【小题3】该气候类型在乙地分布区域南端的纬度较丙地高,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山脉阻挡B.海陆分布C.海拔高低D.大气环流
10.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半球夏季,“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风浪最小的海域是
A.东海B.印度洋
C.地中海D.南海
【小题2】“一带一路”上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地区是
A.东南亚B.中亚C.南亚D.西亚
11.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赤道附近的一个岛国,由1200余个小珊瑚岛屿组成,其中202个岛屿有人居住。首都马累位于马累岛上,面积约1.5平方千米,是该国政治、经济、交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拥挤的首都之一。长期以来,马尔代夫没有桥,连接各个岛屿的主要途径是摆渡。中马友谊大桥由中国承建,是世界首座建在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桥,它连接首都马累和机场岛,预计2018年8月竣工。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长期以来,马尔代夫岛屿间交通主要依靠摆渡的主要原因是(  )
A.岛屿间距离近B.国土面积狭小
C.经济水平落后D.科技水平低
【小题2】大桥建设过程中,建筑工人需克服的最大困难是(  )
A.台风多发B.地震频发C.淡水短缺D.气候湿热
【小题3】大桥建成后,对当地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
A.减轻海平面上升的威胁B.促进马累国际贸易的发展
C.缓解马累的居住和交通压力D.增强马累的集聚效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