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711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7

1.综合题(共4题)

1.
图甲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图中①~⑦分别代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图乙为世界部分区域分布组合示意图以及图中C、D两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①气压带名称、性质,⑥风带的风向。
(2)指出E地气候类型名称,简述其典型分布地区及成因。
(3)比较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指出形成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4)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2.
图甲为我国部分地区图,图乙为太行山山前断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甲的地形类型。
(2)据图乙,判断华北平原的分布位置(A或B),指出华北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
(3)简述图甲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地表形态和人类活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4)在平原地形或山地地形中任选其一,说明在该地形影响下,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5)据图甲列举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3.
图甲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MN一线剖面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③自然带名称,说出①②③自然带分布体现的规律及主导因素。
(2)说出⑥自然带名称,分析其形成原因。
④⑤两处都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海拔相近,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
(3)据图及所学,说出④⑤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差异及主导因素。
(4)据图乙概括MN一线剖面的地势变化特点,说明其变化对P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4.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长江三角洲的上海,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下图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说出塔里木盆地和长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2)说出图中A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简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3)试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单选题(共12题)

5.
北京时间2018年6月21日18:07,我国迎来2018年的夏至。下图为进入夏至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夏至节气到来时,世界时为
A.6月21日10:07B.6月22日2:07
C.6月21日22:07D.6月22日14:07
【小题2】图中四地,纬度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3】图中
①甲地太阳6点前从东南方升起   ②乙地达到全年夜长的最大值
③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 ′ ④甲地正午杆影长达年最大值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小题4】与我国此时期相符的诗句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6.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北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A.甲为春分B.乙为夏至
C.丙为冬至D.丁为秋分
【小题2】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
A.小暑→立秋B.雨水→清明
C.寒露→大雪D.小寒→立春
7.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逆时针方向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②昼夜的交替 
③四季更替
④地方时的差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图中P地
A.位于昏线上B.当地时间6时日出
C.位于晨线上D.当地时间8时日出
8.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为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河流1月侵蚀作用很强B.丙地河流季节变化大
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D.丙地冬季有较厚积雪
9.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B.17时~18时
C.18时~19时D.19时~20时
【小题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大气逆辐射减弱
C.水平气压梯度增大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10.
下图为“2018年l1月30日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气旋C.反气旋D.暖锋
【小题2】乙地可能出现
A.严重雾霾B.晴空万里
C.高温暴雨D.刮风降温
【小题3】图中
A.甲地比乙地云量多
B.丁地比丙地风力大
C.丙地比乙地气压低
D.丁地比甲地气温高
【小题4】从甲地到乙地
A.河流水量减小B.年降水量增多
C.地势逐渐升高D.植被逐渐稀疏
11.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河流补给水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B.②补给方式受气温影响大
C.③补给方式水量变化大D.地下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方式
【小题2】由统计资料可知
A.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
B.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C.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
D.曲线a是修坝前测得的径流量年变化
12.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下图为马尾藻海及其周边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尾藻海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的东侧
B.欧洲鳗鱼迁往欧洲需穿过板块的消亡边界
C.②洋流属于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为寒流
D.④洋流属于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为暖流
【小题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沿①洋流航行会受到海雾严重影响
B.海洋污染物会随②洋流向东南扩散
C.③洋流与沿岸沙漠气候形成密不可分
D.①与④洋流相交汇形成世界大型渔场
13.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B.背斜C.地堑D.地垒
【小题2】该区域主要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外力侵蚀B.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岩浆侵入
C.外力侵蚀、水平挤压、岩浆侵入D.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外力侵蚀
14.
下图为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针阔混交林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D.荒漠草原
【小题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
15.
下左图为新疆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下右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流域新垦区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B.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C.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D.区域空间分布形式表现为点状
【小题2】图中甲表示
A.土壤盐分增加B.绿洲面积增加
C.河流水量减少D.冰川融水减少
【小题3】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经济活动B.节约并合理用水
C.加强矿产开发D.大力发展畜牧业
16.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干流全长1 037 km,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千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下图为乌江流域及梯级开发示意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乌江流域水能开发的优势条件
①河流径流量大  ②靠近长三角发达区 ③地势落差大  ④多喀斯特地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在乌江流域综合开发过程中,要避免
A.因工程建设造成植被破坏B.调节径流拦蓄洪水
C.水能资源的统一调配使用D.保护鱼类等水生物
【小题3】从生产协作的角度看,乌江流域可以发展
A.石油能源加工B.有色冶金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D.甜菜花卉加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