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地质构造上属于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从成因上判断,乙处地貌是________,其形成过程是_______,______。
(3)该区城若有石油储存,最适宜在_______钻孔处(填序号)建立钻井。
(4)图中居民点中,易形成较大集镇的是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岩层年龄的新老关系。

(1)图示区域地质构造上属于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从成因上判断,乙处地貌是________,其形成过程是_______,______。
(3)该区城若有石油储存,最适宜在_______钻孔处(填序号)建立钻井。
(4)图中居民点中,易形成较大集镇的是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为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日期是_____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3)此时A点位于____(晨、昏)线,地方时是____时,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时,昼____小时。
(4)此日后1个月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宁德某校旗杆正午影子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

(1)图示日期是_____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3)此时A点位于____(晨、昏)线,地方时是____时,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时,昼____小时。
(4)此日后1个月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宁德某校旗杆正午影子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
3.
下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下右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I季节,亚欧大陆上出现的气压中心是______,它切断_______(填气压带风带名称)。
(2)左图中II季节,D地的盛行风是________,其主要成因是_________。
(3)右图中C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I季节受________(甲、乙、丙、丁)的控制。
(4)右图中A、B两地一年中都有受到_________(甲、乙、丙、丁)控制,多_________天气。
(5)左图中II季节,A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其典型植被是_________。

(1)左图中I季节,亚欧大陆上出现的气压中心是______,它切断_______(填气压带风带名称)。
(2)左图中II季节,D地的盛行风是________,其主要成因是_________。
(3)右图中C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I季节受________(甲、乙、丙、丁)的控制。
(4)右图中A、B两地一年中都有受到_________(甲、乙、丙、丁)控制,多_________天气。
(5)左图中II季节,A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其典型植被是_________。
4.
下图为等压线示意图,甲处的箭头表示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若A表示风向,则C表示______,其对风的影响有_____、_____。
(2)该图表示____(南、北)半球___(近地面、高空)风向。判断依据有____、__。
(3)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
(4)图中丙线附近存在的天气系统是_____,此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是____,___。

(1)若A表示风向,则C表示______,其对风的影响有_____、_____。
(2)该图表示____(南、北)半球___(近地面、高空)风向。判断依据有____、__。
(3)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
(4)图中丙线附近存在的天气系统是_____,此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是____,___。
5.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洋流①②③④⑤中主要受盛行风驱动形成的有____和____(填序号):属于寒流的有____和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
(2)甲处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船只由甲处前往乙处,洋流对该航行过程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
(3)若丙地有一油轮发生泄漏,则洋流对海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

(1)洋流①②③④⑤中主要受盛行风驱动形成的有____和____(填序号):属于寒流的有____和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
(2)甲处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船只由甲处前往乙处,洋流对该航行过程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
(3)若丙地有一油轮发生泄漏,则洋流对海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5题)
6.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流量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关于该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影响流量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 B.降水 | C.光照 | D.湿度 |
A.流量大 | B.有明显冬汛 | C.含沙量较少 | D.有断流现象 |
7.
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10分钟后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小题2】该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10分钟后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A.3月22日14时50分 | B.3月20日15时10分 |
C.3月21日14时50分 | D.3月22日15时10分 |
A.北京和宁德昼夜等长 | B.北极圈有极昼现象 |
C.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 |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
8.
下图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软流层位于图中的
【小题2】与甲波相比,乙波
①在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 ②在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③能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 ④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小题1】软流层位于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在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 ②在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③能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 ④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9.
下表为“火星、土星、天王星数据比较表(以地球数据为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四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
【小题2】天王星与地球差异最大的是
【小题3】下列地球上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条件,表中三行星同样具备的是
| 质量 | 体积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火星 | 0.11 | 0.15 | 1.9 | 1 |
土星 | 95.18 | 745 | 29.6 | 0.4 |
天王星 | 14.63 | 65.20 | 84.0 | 0.7 |
【小题1】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四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
A.地球 | B.火星 | C.土星 | D.天王星 |
A.质量 | B.体积 | C.公转周期 | D.自转周期 |
A.平均温度约为15℃ | B.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
C.原始海洋的形成 | D.以氮、氧为主的大气 |
10.
【小题1】在此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小题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宁德市(27°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下表为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获得的正午太阳高度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53° | 63° | 73° |
【小题1】在此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昼短夜长,昼渐长 |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
C.昼长夜短,夜渐长 | D.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秋分日 | D.冬至日 |
11.

【小题1】图中能正确反映“玛莉亚”天气系统的是
【小题2】“玛莉亚”天气系统生成的地点可能是
2018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于7月11日在福建沿海登陆,并带来强降水。下图为天气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反映“玛莉亚”天气系统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60°N附近海域 | B.15°N附近海域 | C.15°S附近海域 | D.赤道附近海域 |
12.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因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中心有
【小题2】此时甲地的季节和风向分别是

【小题1】因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中心有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冬季 西北风 | B.冬季 东北风 | C.夏季 东南风 | D.夏季 西南风 |
13.
下图为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小题2】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A.此时甲地为晴朗天气 | B.近地面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
C.高空气压①处低于②处 | D.近地面气压甲地低于乙地 |
14.
下图为不同天气系统过境期间的气压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江淮地区夏季常出现“炎热、干旱”的天气,其影响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小题2】2018年11月18日宁德市降了一场雨,次日早晨气温降低。符合这次天气变化的曲线是

【小题1】我国江淮地区夏季常出现“炎热、干旱”的天气,其影响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5.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水循环环节中人类影响最深刻的是
【小题2】下列行为有利于下渗的是

【小题1】水循环环节中人类影响最深刻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砍伐森林 | B.硬化路面 | C.修建水库 | D.开挖坡脚 |
16.

【小题1】千泉水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属于
【小题2】千泉水属于陆地水体中
【小题3】湿地水库群对灌区的作用体现在
新疆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在此修建了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千泉水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属于
A.海陆间循环 | B.陆地内循环 | C.海上内循环 | D.湿地水循环 |
A.冰川水 | B.河流水 | C.生物水 | D.地下水 |
A.调节河渠径流,减少旱涝灾害 | B.提高地下水位,盐渍化面积扩大 |
C.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 D.防止湿地萎缩退化 |
17.

【小题1】“豆腐岩”在成因上属于
【小题2】“豆腐岩”景观的形成地质过程可能是
台湾省野柳凤景区的海边,有种发育在沉积砂岩上的奇特自然景观——“豆腐岩”(下左图)。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豆腐岩”在成因上属于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海底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海水侵蚀 | 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凝—海水侵蚀 |
C.海底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开—海水慢蚀 | D.板块碰撞—地壳抬升—风力搬运—海水侵蚀 |
18.

【小题1】河流自然裁弯取直的演变顺序应为
【小题2】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的主要作用是
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是指河流弯道水流的冲刷和淤积,导致相邻两河湾的凹岸逐渐接近而形成狭颈,狭颈被漫滩洪水自然冲决,水流改走直道的现象。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河流自然裁弯取直的演变顺序应为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② | C.①④③② | D.②③④① |
A.沉积作用 | B.搬运作用 | C.风化作用 | D.侵蚀作用 |
19.

【小题1】影响丁—戊—已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福建省典型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下图为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丁—戊—已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 B.水分 | C.海拔 | D.洋流 |
A.丙 | B.丁 | C.戊 | D.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