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沙特阿拉伯面积约2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00万。经济以石油为支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沙特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已成为仅次于石油工业的第二大产业,小麦单产已突破世界纪录,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还可出口。这不能不说是创造了沙漠中的一大奇迹。然而有趣的是,这个被沙子包围的国家却要从澳大利亚进口沙子和骆驼。
材料二 艾卜哈一年四季凉爽宜人,从而成为沙特难得的避暑胜地,被誉为“红海岸边的夏都”。

(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艾卜哈成为沙特阿拉伯的避暑胜地的原因。
(2)评价沙特阿拉伯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3)简述该国采取了哪些农业发展措施创造了沙漠中的奇迹。
材料一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其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图中甲城和乙地分别是巴基斯坦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棉花生产基地。

材料二 下表为印度河流域干支流径流量比重及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河流 | 径流量占流 域的比重(%) | 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 |||
4—6月 | 7—9月 | 10—12月 | 1—3月 | ||
印度河 干流 | 53 | 31 | 54 | 8 | 7 |
支流① | 13 | 44 | 36 | 8 | 12 |
支流② | 14 | 28 | 56 | 7 | 9 |
支流③ | 4 | 30 | 51 | 8 | 11 |
支流④ | 16 | 19 | 64 | 10 | 7 |
材料三 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1)简述甲城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2)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来源地,并说明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
(3)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
材料一:洛川县是我国苹果外销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洛川县大力推进“果一沼一畜”模式,促进了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2016年建成了洛川县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该项目融入了展示、销售、培训、物流、旅游、研发、认证、体验、健康、文化、电子商务等多项功能,成为陕西传统产业升级跨界整合的标杆品牌。下图分别为洛川县地理位置图及洛川县交通区位图。

(1)为缓解土地肥力不足,洛川县苹果种植较长一段时间内主要依靠施用化肥。指出施用 化肥的不利影响。
(2)简述洛川县苹果生产采用“果一沼一畜”模式的有利影响。
(3)分析洛川县建立国家级苹果交易批发市场的有利区位条件。
(4)分析洛川县建立国家级苹果交易批发市场对苹果产业的促进作用。
2.单选题- (共12题)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 1 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 100 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在 10 米以上,最深 11.5 米;最小面积是 2 700—3 000 平方千米,宽 30 千米,平均水深仅 1 米左右。其北部有古老的灌溉工程——西池和东池。它们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出地面的水库。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洞里萨河终年补给洞里萨湖 |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
D.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东南 |
A.全年 | B.1—6 月 | C.6—10 月 | D.11 月—次年 4 月 |
A.雨水 | B.湖泊水 | C.地下水 | D.人工提水 |

【小题1】影响巴西铁路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城市 | C.气候 | D.资源 |
A.泥沙含量大 | B.有凌汛现象 | C.水位季节变化大 | D.流量大 |
A.纺织 | B.有色金属 | C.钢铁 | D.化工 |

【小题1】图示月份及其表示的等值线最可能为
A.1月等压线 | B.7月等压线 |
C.1月等温线 | D.7月等温线 |
A.东南风 | B.西北风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A.正值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区小麦生长的农闲季节 |
B.达尔文天干物燥,容易引发火灾 |
C.珀斯受西风带控制,潮湿多雨 |
D.悉尼受偏东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

【小题1】里海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
A.调节伏尔加河流量 |
B.减小里海周边温差 |
C.防止山区水土流失 |
D.提供丰富农副产品 |
A.河流流量大 | B.含沙量较小 |
C.地形落差大 | D.没有结冰期 |

【小题1】科考船航行途中可能遇到
A.台风 | B.寒潮 | C.冰山 | D.沙尘暴 |
A.3天 | B.6天 | C.9天 | D.l0天 |
A.门窗向南 | B.炎热干燥 | C.河流水量小 | D.正午人影朝南 |
【小题1】阿根廷养蜂业的采蜜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其原因是( )
A.降水少,利于采蜜 | B.利于进口国储存 |
C.正值农闲期 | D.正值蜜源植物开花期 |
A.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 B.当地人不喜欢食用蜂蜜 |
C.居民消费水平低 | D.甘蔗等替代品种植面积广 |
A.减少蜜蜂种类 | B.增加蜂蜜产量 | C.破坏蜜源植物 | D.提高蜂蜜质量 |
2017年暑期热播电影《战狼2》中男主角冷锋在非洲营救侨民时感染了“拉曼拉”病毒,其原型为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致死率达到50%—90%,最早出现在刚果河流域。刚果河流经中非多个国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埃博拉病毒主要感染区的气候
A. 类型多样 B. 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C. 不利于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D. 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小题2】以下选项中符合刚果河水文水系特征的是
A. 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B. 支流众多,呈扇状水系结构
C. 下游河段含沙量大 D. 河口三角洲发育较好
【小题3】下列对刚果河流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东部地区地质景观丰富 B. 森林资源丰富,多名贵木材
C. 矿产资源及水能资源丰富 D. 种植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在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多米尼加岛南部山谷中,有一个“沸湖”,湖长约90米,湖水也深达90米,湖岸陡峭,湖底有一个圆形喷孔,当喷泉停歇时期,因缺乏水量补给而干枯;然而一旦喷发,则地动山摇、群山轰鸣,热流从湖底涌出,湖面烟雾缭绕、热气腾腾。周围谷地动植物稀少,景色荒凉,被称为“荒谷”。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从成因上看,“沸湖”最可能是
A. 构造湖 B. 冰川湖 C. 堰塞湖 D. 火口湖
【小题2】推测“沸湖”周围谷地动植物稀少的原因是
A. 气候条件过于湿热 B. 烟雾中含有害气体
C. 淡水资源极其短缺 D. 土层薄且肥力极低

【小题1】图中_____坡向的树最应刷上白漆予以重点保护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地势低,坡度小 | B.蒸发量小,土壤湿润 |
C.光照条件好,气温高 | D.降水量大,地下水位浅 |
俄罗斯南部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属贫营养湖,湖水透明度极高。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每春秋季时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湖边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不包括( )
A.湖泊较深 | B.湖中的藻类植物繁殖快 |
C.河流入湖泥沙量小 | D.湖泊周围的人类活动少 |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 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 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

【小题1】篁岭晒秋时节控制该地的主要天气系统为( )
A.西南季风 | B.亚洲高压 | C.亚洲低压 | D.副热带高压 |
A.为了节省建筑材料 | B.有利于冬季清扫屋顶积雪 |
C.有利于多雨季节排水 | D.有利于通风散热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