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日期为___________,此日图中A、B、C三点中最可能欣赏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___________。
(2)图中弧线AE为___________(晨或昏)线,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时。
(3)该日D点的昼长是___________小时。该日出现极昼的范围为___________,该范围属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的圆柱投影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1)图中日期为___________,此日图中A、B、C三点中最可能欣赏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___________。
(2)图中弧线AE为___________(晨或昏)线,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时。
(3)该日D点的昼长是___________小时。该日出现极昼的范围为___________,该范围属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
2.
读“南美洲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自然带所在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③~④~⑤分布体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该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____。
(3)从气压带、风带方面,分析自然带④和⑤分布区1月降水量差异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
(4)图中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_,其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产生的影响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①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自然带所在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③~④~⑤分布体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该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____。
(3)从气压带、风带方面,分析自然带④和⑤分布区1月降水量差异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
(4)图中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_,其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产生的影响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图示意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表示当地风向正确的是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A、B、C、D四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预测北京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_______________。

(1)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表示当地风向正确的是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A、B、C、D四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预测北京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_______________。
4.
读“某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乙、丙三地所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分别为 、 、 。
(2)从地表形态上看,乙地是 ,其成因是 。
(3)在图中甲、乙、丙三处中选择一处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其选址应为 ,并说明其合理性。
(4)形成丁、戊两地地貌类型的地质作用是 ,两地分别位于 。
(5)说明丙处易有泉水出露的原因。

(1)图中甲、乙、丙三地所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分别为 、 、 。
(2)从地表形态上看,乙地是 ,其成因是 。
(3)在图中甲、乙、丙三处中选择一处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其选址应为 ,并说明其合理性。
(4)形成丁、戊两地地貌类型的地质作用是 ,两地分别位于 。
(5)说明丙处易有泉水出露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0题)
5.
读“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甲,乙两地盛行风中( )
【小题2】在乙风盛行的季节( )

【小题1】图示甲,乙两地盛行风中( )
A.甲为西北季风,7月最为盛行 | B.甲为东南信风,1月最为盛行 |
C.乙为西北季风,1月最为盛行 | D.乙为东南信风,7月最为盛行 |
A.内蒙古草原一片枯黄 | B.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
C.阿尔卑斯山积雪下限较低 | D.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风 |
6.

【小题1】鸭绿江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
【小题2】鸭绿江( )
鸭绿江古称马髻水。是一条位于我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江,它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下图为鸭绿江入海口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鸭绿江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
A.积雪融水 | B.大气降水 |
C.冰川融水 | D.湖泊水 |
A.径流年际变化小 | B.无结冰期 |
C.有春汛和夏汛 | D.冬季断流 |
7.
【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巴山夜雨”原理的是( )
【小题2】巴山所在的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
“巴山夜雨”泛指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川全地地区)多夜雨,这是热力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巴山夜雨”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A.纬度低 | B.地势高 | C.白昼短 | D.多阴雨 |
8.
【小题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嫦娥四号”的是( )
【小题2】最可能影响或干扰“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信息传输的是( )
【小题3】“嫦娥四号”顺利升空时,纽约时间(西五区)为( )
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02时23分,搭载“嫦娥四号”月球探洲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里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嫦娥四号”将对月球背面为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嫦娥四号”的是( )
A.银河系 | B.太阳系 | C.地月系 | D.河外星系 |
A.地月距离 | B.月球引力 | C.太阳辐射 | D.太阳耀斑 |
A.7日23日寸23分 | B.7日13时23分 |
C.8日02时23分 | D.8日15时23分 |
9.

【小题1】下列因素中与图中甲自然带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①地形 ②暖流 ③寒流 ④盛行西风
【小题2】当图示风向盛行时,( )
【小题3】下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与N自然带一致的是( )
下图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盛行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因素中与图中甲自然带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①地形 ②暖流 ③寒流 ④盛行西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北京秋高气爽 | B.地中海温和多雨 |
C.南亚盛行西南风 |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
A.海南岛 | B.长江三角洲 | C.地中海地区 | D.华北平原 |
10.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洋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海可能位于( )
【小题2】流经丙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小题3】图中最可能表示寒流的是( )

【小题1】该海可能位于( )
A.北太平洋中高纬度 | B.北大西洋中低纬度 |
C.南太平洋中高纬度 | D.南印度洋中低纬度 |
A.![]() | B.![]() |
C.![]() | D.![]()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1.
下图为不同类型火山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熔岩进入地层裂隙后冷却,最有可能形成的岩石是( )
【小题2】据图判断乙山峰是( )
【小题3】下列山峰与乙山峰成因相同的是( )

【小题1】甲地熔岩进入地层裂隙后冷却,最有可能形成的岩石是( )
A.沉积岩 | B.变质岩 | C.侵入岩 | D.喷出岩 |
A.背斜山 | B.向斜山 | C.火山 | D.断块山 |
A.珠穆朗玛峰 | B.富士山 | C.华山 | D.庐山 |
12.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年降水量50mm以下地区,河流短小,植被稀少,土壤贫瘠。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小题2】甲→乙→丙植被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

【小题1】年降水量50mm以下地区,河流短小,植被稀少,土壤贫瘠。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 B.单一性 | C.差异性 | D.整休性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13.
读“我国秦岭山脉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表示的陆地自然带分别是( )
【小题2】图中b自然带位于秦岭( )
①阳坡 ②阴坡 ③夏季风迎风坡 ④冬季风迎风坡

【小题1】图中a、b、c表示的陆地自然带分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针叶林带 |
①阳坡 ②阴坡 ③夏季风迎风坡 ④冬季风迎风坡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