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是世界第一大煤炭出口国、第二大铁矿出口国,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材料二)澳大利亚简图。

(1)据图描述某农业类型的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澳大利亚钢铁工业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
(3)分析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的原因。
(材料一)图甲为秘鲁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乙为伊基托斯、皮乌拉两城市的气候统计资料。首都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无雨城”,但冬季多浓重湿雾,当地人称这种雾为“卡门却加雾”。
(材料二)稻谷是秘鲁第二大粮食作物,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区的北部。有人建议在西部平原地区大规模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以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材料三)图丙为著名的马赫斯调水工程,建在安第斯山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工程艰巨宏伟,开创了高山地区调水之先河。在靠山渠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明渠变为暗渠。

(1)分析利马冬季多浓厚的“卡门却加雾”的成因。
(2)如果在秘鲁西部河流沿岸地区大规模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简析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3)指出修建马赫斯调水工程需要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以及修建暗渠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近年来,北冰洋海域永久性冰盖的范围大幅度退缩,浮冰平均厚度变薄。
材料二 2017年11月,中俄两国领导人就打造“冰上丝绸之路”达成共识。“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经过北冰洋通往欧洲的北极航道。

(1)图中北部地区海岸线很长,港口却很少,主要原因是什么?
(2)有人预测“冰上丝绸之路”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试推测其理由。
(3)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指出“冰上丝绸之路”航线的不利条件。
(材料一)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如下图)

(材料二)塔纳河位于非洲国家肯尼亚的东部,全长大约1000千米,是肯尼亚境内最长的河流,注入印度洋。上游流经的地区主要为高地,地势起伏很大;中游穿越高原干旱地区;下游地势较低,起伏很小,水流很平稳。
(1)肯尼亚山植被类型丰富,说明原因。(2)指出塔纳河上游和下游开发利用的方向。
(3)塔纳河河口三角洲的面积超过16万公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湿地系统,有草原、海滩、沼泽、湿地、湖泊等,还有红树林和荆棘丛。有人认为应大力开垦成耕地,发展种植业,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请提出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1题)

A.气候湿热,利于通风 | B.适应湖水涨落,便于搬迁 |
C.用水方便,水运便利 | D.紧邻湖区,利于水产养殖 |

【小题1】图示甲地区有两个雨季,分别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1550mm,主要原因是
A.2---3月受赤道低压的控制 |
B.2---3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 |
C.7---9月位于西南风迎风坡 |
D.7---9月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 |
A.土壤 | B.矿产 | C.地形 | D.河流 |
读某岛屿简图,该岛屿降水大多在1000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人口密度为420人/平方千米。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岛屿中部地形和该岛屿主要农作物是
A.平原 水稻 | B.高原 甜菜 |
C.山地 甘蔗 | D.丘陵 小麦 |
A.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
B.临近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水产业发达 |
C.多良港,工业发达 |
D.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是北美北部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
A.由沿海向内陆增大 | B.由平原向山地增大 |
C.由西向东增大 | D.由南向北增大 |
A.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
B.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
C.东岸河流的结冰期小于内陆 |
D.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
罗摩桥是由一连串石灰岩礁石和小沙滩组成,时隐时现。在神话史诗中,罗摩桥是印度英雄罗摩王子修建的浮桥。2005年7月,印度政府拟斥资开凿横穿罗摩桥的运河(如图),但遭到印度教教徒的强烈抗争至今。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修建该运河面临的自然障碍主要是
A.暗礁多 | B.风浪大 | C.盐度高 | D.水域深 |
A.400km | B.700km | C.1000km | D.1200km |
A.文化因素 | B.水文因素 | C.经济因素 | D.环境因素 |

【小题1】乙地的夏季气温明显低于甲地的原因是乙地
A.夏季降水较多 |
B.位于南半球 |
C.受寒流影响 |
D.海拔较高 |
A.甲----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甲---地形,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C.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
D.甲----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乙---地形 |
世界最寒冷的城市是雅库茨克,一月平均气温为-38.6℃,极端最低温为-64.4℃,七月平均气温为19.5℃,极端最高气温38.4℃,气温年较差大。雅库茨克南部100公里处勒拿河沿岸有一段长40公里的岩柱群,岩柱群中巨大的石灰岩石柱高达100--200米,构成了勒拿河沿岸最壮丽的自然景观。下图为雅库茨克的位置、岩柱群的位置图及勒拿河岩柱群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勒拿河岩柱群景观的形成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 B.沉积作用---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
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 D.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
①植被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纬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全球变暖 | B.冻融作用 | C.风力侵蚀 | D.岩层断裂 |
海洋蓝洞(如下图)表现出与周边水域不同的深蓝色,仿佛是大海的瞳孔,呈现出深邃、神秘、诡异的自然景观。它是地质历史时期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形成的四壁陡直、敞口朝天的有水洞穴,有的在海洋中,有的在陆地上。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海洋蓝洞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形成 | B.多形成于板块交界处 |
C.由流水溶蚀和侵蚀作用而成 | D.在干燥少雨的环境下形成 |
A.地壳运动 | B.高温多雨 | C.冰川广布 | D.风沙频繁 |
A.海平面升降变化 | B.气候不断变暖 |
C.火山、地震频繁 | D.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

【小题1】该种农作物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种植园农业 | C.水稻种植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A.全年高温多雨 | B.季风季候显著 | C.降水季节变化小 | D.气温年较差较大 |

【小题1】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港湾有利于停泊 | B.陆地交通线稠密便捷 |
C.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 | D.地处国际航道的要冲 |
A.地形 | B.光照 | C.热量 | D.水源 |
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是指以技术和创新活动为核心,在产品和生产流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20世纪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中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90年代,该类企业向中国内陆城市扩张,并且由早期合资为主的方式转变为独资为主的方式。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集中进入中国沿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 B.海运便利 | C.工业基础好 | D.国家政策 |
A.市场经济制度完善 | B.地方政策更优惠 |
C.技术和人力资源成本低 | D.与周边国家贸易量大 |
A.经济利益最大化 | B.便于生产经营管理 |
C.知识产权的保护 | D.提高资本利用率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