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696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2/3

1.综合题(共2题)

1.
读图回答:

(1)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B处?为什么?
(2)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虚线所示,请说明理由。
(3)若A点气温是20℃,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则甲山顶的气温最多不超过_____℃。
(4)经图中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地所在的省区简称可能是 (  )

A.鲁B.浙C.青D.吉

(5)河流F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丙的地理坐标分别为:甲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位于温带的有_______。
(3)甲位于乙的_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__方 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 为____________,其最短距离应___(小 于、等于、大于)2 220千米。
(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 丙、乙之间的距离。如果乙丁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 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共3题)

3.

Ⅰ、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lank#}1{#/blank#} .

(2)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blank#}2{#/blank#} .

(3)若将B中品红溶液换成溴水,通入一段时间后溴水褪色,这说明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blank#}3{#/blank#} ,(填“同意”或“不同意”),说明理由 {#blank#}4{#/blank#}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以浓硫酸、浓硝酸、粗铜、水和空气为原料可制得硫酸铜晶体.其过程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4)配平在滤液(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5{#/blank#}  NO2+{#blank#}6{#/blank#} H2O+{#blank#}7{#/blank#} O2={#blank#}8{#/blank#} HNO3

(5)写出制取硫酸铜的总反应方程式:{#blank#}9{#/blank#}  .

(6)在上述生产过程中,被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blank#}10{#/blank#} .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府的下列措施带有明显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是(  )
5.

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针对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提出了“能够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最低浓度是多少?”的探究课题,并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试剂:18mol/L硫酸20mL,纯铜粉足量,足量2mol/LNaOH溶液.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首先根据右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在加入试剂前先进行{#blank#}1{#/blank#} 操作.

(2)烧杯中用NaOH溶液吸收的物质是 {#blank#}2{#/blank#} (填化学式),利用倒置的漏斗而不是将导气管直接伸入烧杯中的目的是:{#blank#}3{#/blank#} .

(3)加热烧瓶20分钟,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lank#}4{#/blank#} .待烧瓶中反应基本结束,撤去酒精灯,利用烧瓶中的余热使反应进行完全.然后由导管a通入足量的空气,以确保烧瓶中的SO2气体全部进入烧杯中.在该实验装置中的{#blank#}5{#/blank#} (填仪器名称)起到了确保硫酸溶液体积保持不变的作用.

(4)将充分反应后的烧杯取下,向其中加入足量的双氧水,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再进行{#blank#}6{#/blank#} 、{#blank#}7{#/blank#} 、{#blank#}8{#/blank#} 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13.98g,请计算能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最低浓度是{#blank#}9{#/blank#} .

(5)有同学提出在上面(4)中可以不必加入双氧水,直接进行后面的实验,也能得到准确的数据,请结合你的理解分析{#blank#}10{#/blank#}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双氧水,说明原因:{#blank#}11{#/blank#} .

3.单选题(共2题)

6.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 东北     B. 西南 C. 正北 D. 正南
【小题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
A. 甲、乙 B. 丙、丁 C. 丙、甲 D. 乙、丁
【小题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
A. 40米     B. 60米 C. 0米 D. 80米
7.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于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GIS技术的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
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小题2】图中城市
A.①位于规划区B.②位于非矿区
C.③位于现矿区D.④位于原矿区
【小题3】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
A.原料地B.消费地C.水资源D.交通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