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图,完成问题。

(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
(3)分析图中从河流出山口往湖泊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

(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
(3)分析图中从河流出山口往湖泊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地质构造是 __________,其中A为 ________ 斜,B为 __________ 斜。
(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①处还是②处?__________ 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③处还是④处?__________ 处。
(4)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其中A为 ______,B为 ________。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泥沙含量 ___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__________ 等地质灾害。
(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 )(多项选择题)
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

(l)图中地质构造是 __________,其中A为 ________ 斜,B为 __________ 斜。
(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①处还是②处?__________ 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③处还是④处?__________ 处。
(4)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其中A为 ______,B为 ________。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泥沙含量 ___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__________ 等地质灾害。
(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 )(多项选择题)
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
2.单选题- (共5题)
3.
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组成的岩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该地区的部分盐山表面密布沟渠,甚至形成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盐丘形成顺序为T2—T1—T3 | B.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 |
C.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 | D.盐丘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 |
A.风力堆积 | B.流水侵蚀 |
C.风化作用 | D.人为破坏 |
4.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小题2】图中地质结构反映了该地经历了( )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奥陶系 | B.下石炭统 |
C.下二叠统 | D.五通组 |
A.水平挤压和外力侵蚀 | B.水平挤压和外力沉积 |
C.水平张裂和外力沉积 | D.水平张裂和外力侵蚀 |
5.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
【小题3】若在③处钻40 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 )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 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向斜山 | B.背斜山 |
C.向斜谷 | D.背斜谷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15 m | B.45 m |
C.75 m | D.105 m |
6.
【小题2】乙处地形可能属于( )
某地地质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下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m),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m)。完成下列小题。
A.云贵高原 | B.江南丘陵 | C.西北地区 | D.华北地区 |
A.背斜谷 | B.向斜谷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