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662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7

1.综合题(共3题)

1.
读黄河流域图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资料记载,数百年前,图示A地区为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往日的优美环境已面目全非。

材料二:黄河下游河段近几年来每到冬春季节常出现断流现象,有的年份、有的河段甚至夏季也会断流

(1)近几年来,造成黄河时常断流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 
A.沿岸工农业发展,任意截留、储水现象严重
B.黄河流域旱情严重
C.中上游地区大量植树种草,大量降水下渗成为地下水
D.下游没有大的河流汇入
(2)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B.“地上河”指的是黄河中游河段
C.黄河的水能资源集中在中上游河段
D.黄河泥沙沉积成黄土高原
(3)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________ (答出4点);人为原因:________ (答出4点)。
(4)A地域地形区名称_____其显著的生态问题是______,其资源优势是______。
2.
读世界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图7),完成下列问题。

(1) A地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2)B地荒漠属于 (纬度、经度)地带性现象。
(3)C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
(4) A、B、C 三地荒漠化共同的自然原因是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20 mm。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地形示意图和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模式示意图。

(1)简述田纳西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指出综合开发、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核心环节。
(3)田纳西河流域较适宜发展__________指向型工业,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最值得我国开发长江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2.单选题(共23题)

4.
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采取高脚式建筑形式的最主要原因
A.气候寒冷干燥B.气候湿热
C.地表崎岖不平D.风俗习惯
5.
南、北方语言存在差异表现为南繁而北简的原因
A.北方民族比较单一B.南方多丘陵、山地,交通闭塞
C.北方多高原和平原,交通不便D.南方文化历史悠久
6.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形成,与下列那方面的影响无关()
A.丰富的资源B.优越的地理位置
C.发达的海上交通D.密集的劳动力资源
7.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A.植被和土壤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形D.地形和植被
8.
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冬季风的影响不明显
B.受夏季风的影响明显
C.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北,青藏高原以东
D.海拔较高,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上
9.
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
C.气温随纬度位置不同造成的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
10.
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界限,其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正确的是
A.该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B.该线以北以水田为主,水果主要有柑橘、苹果、香蕉
C.该线以北典型植被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
D.该线以南典型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11.
我国北方农业以旱作为主,因为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
C.地势不高D.土壤肥沃
12.
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是
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13.
太阳光照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繁殖。在建筑学中,同纬度的不同地区而言,下列与日照条件无关的是
A.房屋的朝向B.房屋的间距
C.窗户采用的单双层结构D.窗户的大小
14.
读我国某地图及四地年降水量(mm)统计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B.距海远近C.地形地貌D.地表植被
【小题2】关于 ①→②→③→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现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体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植被由荒漠→草原→森林逐渐过渡
D.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15.
下列地理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风力侵蚀
B.藏绵羊和牦牛——特殊高寒环境的产物
C.青藏气候寒冷——海陆位置
D.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纬度位置影响
16.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17.
有关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鲁尔区位于多瑙河畔
B.鲁尔区以新兴工业部门为主
C.鲁尔区是在煤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鲁尔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交通
18.
下列地区不属于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的是
A.尼罗河下游B.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C.恒河流域D.黄河-长江流域
19.
有关采集和狩猎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
B.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很少受地理环境影响
C.人类的生息比较活跃
D.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较强
20.
田纳西河流域在开发初期吸引来的工业多属于
A.劳动力指向型B.技术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
21.
对“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科学技术方法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D.人工科考
22.
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B.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因夏季雨热同期,故可发展水田农业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部因距海相对较近,降水相对较多,故可适量发展旱作农业
D.青藏高寒区只有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有农业的发展
23.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A.风景区规划与建设B.水资源综合开发
C.航运设施的建设与完善D.防洪工程的设计与修建
24.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B.钢铁产业
C.石化工业D.汽车工业
【小题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密集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
25.
有关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最次
B.经济发展速度中部最快,东部次之,西部最慢
C.人均GDP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
D.地区生产总值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
26.
关于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叙述是:
A.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B.区域的类型多样
C.所有的区域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3.选择题(共1题)

27.

“驴友”小亮是一名美术教师,在国庆长假的旅游中,丽江的山川美景及风土人情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带上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精彩的照片,并复制成光碟出售给旅游杂志社。复制的山川美景及风土人情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

①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一定是商品  

②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一定是商品 

③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④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因而能成为商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