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① ② ⑥
(2)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为 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千米。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用数字式表示)。
(4)小河干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AC和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择 线 ,理由 。
(6)若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 处最好,原因 。

(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① ② ⑥
(2)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为 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千米。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用数字式表示)。
(4)小河干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AC和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择 线 ,理由 。
(6)若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 处最好,原因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左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下右图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l)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 、 。(填写序号)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左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下右图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l)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 、 。(填写序号)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中ABCDE为浙江某地的5个小村庄,其中D是浙江省生态文明村。靠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村民们大力发展种养业(主要是种植和养殖),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
材料二:某小村庄D所在区域的局部图

(1)图示区域内最高点的海拔数值范围为 。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图中①—⑥六个观测点中,你至少选择 观测点便能够看到整个图示区域。
(3)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4)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该地区近期拟设立一个建制镇。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上图中的哪个居民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材料一:图中ABCDE为浙江某地的5个小村庄,其中D是浙江省生态文明村。靠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村民们大力发展种养业(主要是种植和养殖),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
材料二:某小村庄D所在区域的局部图

(1)图示区域内最高点的海拔数值范围为 。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图中①—⑥六个观测点中,你至少选择 观测点便能够看到整个图示区域。
(3)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4)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该地区近期拟设立一个建制镇。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上图中的哪个居民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2.单选题- (共11题)
4.
常用的温湿年变化图是以标明在坐标上的逐月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或降水量)的12个点,按月顺序连接起来的多角形图。把生物的生态特征与气候图相结合,就成为生物气候图。读图,完成下题。

危害柑桔的地中海蜡实蝇,其生活的最适宜温湿范围是16~32℃和75~85%之间,图4中内、中、外三个长方形分别表示其最适宜、适宜和可耐受范围,则该生物气候图表明( )

危害柑桔的地中海蜡实蝇,其生活的最适宜温湿范围是16~32℃和75~85%之间,图4中内、中、外三个长方形分别表示其最适宜、适宜和可耐受范围,则该生物气候图表明( )
A.火奴鲁鲁全年温度、湿度都是最适于蜡实蝇生长发育 |
B.巴黎较冷的6个月对蜡实蝇的繁殖不利,但尚未超过其耐受限度 |
C.喀土穆因为太热使这种害虫有9个月无法生存 |
D.安卡拉的气候使其全年都可生长这种害虫 |
5.
右图中虚线是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1110km。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④点的经度是( )
【小题2】若此时⑤地为10时,除日界线外,地球上另一日期的分界线是( )

【小题1】图中④点的经度是( )
A.140°E | B.150°E | C.160°E | D.170°E |
A.0°经线 | B.30°E | C.180°E | D.40°E |
7.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幅经纬网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小题2】下列对四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四幅经纬网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③岛位于②岛的西南方 | B.①岛的实际面积最大 |
C.③岛西北向邻国的甘蔗产量较大 | D.④岛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
8.
6月22日,甲、乙两处处在北半球同一经线上,当甲、乙两地日影最短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该地图比例尺为()
【小题3】在地形剖面图上,水平比例尺不变,垂直比例尺扩大,则()
①更能体现地表起伏状况 ②可能会改变山高或河长 ③会使水流更快,水能更丰富 ④不会改变坡度大小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当天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 B.甲、乙两地一定使用相同的区时 |
C.甲、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 D.甲、乙两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
A.1:24000000 |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
C.六十万分之一 | D.![]() |
①更能体现地表起伏状况 ②可能会改变山高或河长 ③会使水流更快,水能更丰富 ④不会改变坡度大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9.
读某一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 )
【小题2】下面最后可能是过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
【小题3】该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

【小题1】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 )
A.四川盆地 | B.珠穆朗玛峰 | C.白头山天池 | D.云贵高原 |
A.![]() | B.![]() | C.![]() | D.![]() |
A.地震 | B.火山喷发 | C.滑坡 | D.泥石流 |
10.
【小题1】四地区中最可能表示北京的是( )
【小题2】造成③地区日平均日照时数5月和7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APEC会议于2014年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下图为圣地亚哥(33°26′S,70°40′W)、海参崴(43°10′N,131°50′E)、巴厘岛(8°S,107°E)、北京(40°N,116°E)四个举办过APEC会议的地区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四地区中最可能表示北京的是( )
A.![]() | B.![]() | C.![]() | D.![]() |
A.太阳高度 | B.白昼长度 | C.天气状况 | D.地面反射率 |
12.
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地大致( )
【小题2】据图判断( )

【小题1】此地大致( )
A.位于90°E,昼长14小时左右 | B.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 |
C.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 | D.位于150°E,昼长14小时左右 |
A.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 B.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
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 D.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
13.
【小题2】该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 )
【小题3】导致该湖7千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下图示意某湖7千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95mm,蒸发量1315mm。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A.![]() | B.![]() |
C.![]() | D.![]() |
A.距今7000~5700年 | B.距今5700~2700年 |
C.距今7000年~20世纪50年代 | D.20世纪50~80年代 |
A.气候变干 | B.绿洲萎缩 | C.汇水面积减少 | D.围湖造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