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 2012年2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天山北坡地区被列入18个国家级西部大开发重点经济区。
材料二 下图为天山北坡重点经济区位置示意图。

(1)概括新疆最突出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2)归纳新疆城镇分布的特点并指出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3)有人认为新疆地广人稀,应大量迁入人口。你认为此观点合理吗?并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
(4)具体说明材料一中“诸多利好因素”包括哪些因素。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林芝附近的野桃树高花繁,开得狂野,寿命可达千余年,其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米~4200米的区域。每年3月~5月桃花盛开期间,桃花映衬着湛蓝的云天和磅薄的雪峰,美不胜收,吸引无数游客前往林芝赏桃花、游名胜古迹、体验人文风情等,桃花节每年主题不同。下图为林芝位置示意图。

(1)分析林芝赏桃花时间较长的原因。
(2)从旅游资源角度,简述林芝桃花节能吸引无数游客造访的原因。
(3)指出为应对林芝气候的特殊性,游客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1)简述河北省成为北京最大客源地的主要原因。
(2)分析江苏省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多于河南省的原因。
(3)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简述旅游业发展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意义。
2.单选题- (共11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海峡中代表英吉利海峡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海峡上通过的巨轮,主要运输的货物是石油 |
B.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
C.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 |
D.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青藏高原 | B.③为黄河谷地 |
C.②为柴达木盆地 | D.④为秦岭 |
A.具有广阔平原 | B.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 D.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
B.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地堑,后经过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 |
C.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
D.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 261m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 )
A.降水 | B.积雪融水 |
C.地下水 | D.冰川融水 |
A.主要排泄方式是外流 | B.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
C.夏季降水量大于冬季 | D.冬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
A.多阴雨天气 | B.植被茂盛 |
C.海拔更高 | D.风速较小 |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下图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小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地面温度低易结霜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 |
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 |
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 |
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北半球的阴坡 | B.甲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
C.乙位于北半球的阴坡 | D.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
A.鞍部 | B.洼地 |
C.三角洲 | D.山峰 |

【小题1】四图中A相对B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
A.①西北 ②东北 ③西南 ④西北 | B.①西北 ②西北 ③西南 ④正西 |
C.①东南 ②东南 ③东北 ④正东 | D.①东北 ②西北 ③西北 ④西南 |
A.(95°W,45°N) | B.(95°E,45°S) |
C.(85°W,40°S) | D.(180°,0°) |
我国西南某地区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坪”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读下面“我国西南某地局部地形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N 地的最低海拔可能为 ( )
A.365 米 | B.395 米 |
C.405 米 | D.415 米 |
A.①村 | B.②村 |
C.③村 | D.④村 |
A.①村位于 R 河流的源头,水运便利 |
B.M 乡地处 R、S 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
C.②村比③村服务范围小,服务等级高 |
D.图中所示公路,M 至④间起伏最大 |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推冰”奇观是博斯腾湖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观,每到冰雪消融,湖面上的冰面破裂,隆起的大量冰块受到风的影响涌向岸边形成场面壮观的景观,其中以湖泊的西岸和南岸地区最为壮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博斯腾湖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西南风 | B.东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 B.纬度高,蒸发量小 |
C.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 D.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
“自由行”旅游,彰显个性。“自由行”综合了组团出游的低花费和自助游的自由、随意性,因此自从面世以来日益受到现代旅游者的青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自由行”在我国迅速兴起的原因是 ( )
A.经济收入的差别不断增大 | B.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日渐衰落 |
C.新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多 | D.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增多 |
A.地区接待能力强 | B.旅游资源的集群性好 |
C.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 | D.旅游地的交通位置优越 |
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旅游项目,中国国家旅行社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 B.人们求知、探密和搜奇欲望的增长 |
C.交通工具的发展 |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
静心垂钓,瓜果采摘,花卉观赏,以每年100元到2 000元不等的价格认养果树或是认种一块菜地去享受从育苗、除草、施肥到收获、采摘的全过程……农家乐式的休闲旅游越来越为市民钟情。嘉定、奉贤、松江、崇明等区县的不少农业园区和主题公园都推出了农家乐项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目前我国农业旅游的消费者主要是( )
A.外国游客 | B.农业旅游的经营者 |
C.广大的农民 | D.城市居民 |
A.农业观光型 | B.农业科技示范型 |
C.生态农业型 | D.农村民俗型 |
①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
②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③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
④避免环境污染
⑤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
A.①③⑤ | B.①②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④ |
3.填空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