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归纳人类的围垸活动可能给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据图提出恢复洞庭湖湿地原有生态功能的主要措施。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也是我国湖泊地区中面积较大的湿地。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围垸等活动的干扰,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下图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

(1)归纳人类的围垸活动可能给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据图提出恢复洞庭湖湿地原有生态功能的主要措施。
2.单选题- (共17题)
2.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阅读上述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过去洞庭湖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①泥沙淤积 ②周边地区灌溉用水过量 ③人工围垦 ④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小题2】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过去洞庭湖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①泥沙淤积 ②周边地区灌溉用水过量 ③人工围垦 ④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 B.冰雪融水量不足 |
C.引水灌溉,蒸发量增加 | D.围湖造田 |
3.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划分三大自然区主要依据是
【小题2】图中2所代表的重要地理界线相当于

【小题1】划分三大自然区主要依据是
A.气候和地貌 | B.土壤和气候 |
C.植被和土壤 | D.地貌和植被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 B.600mm年等降水量线 |
C.冬季1月0℃等温线 | D.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
4.
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示区域的地形主要为( )
【小题2】上图中能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箭头是( )

【小题1】上图示区域的地形主要为( )
A.高原 | B.平原 | C.山地 | D.丘陵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5.

【小题1】若图中c为300米,d=c,图中a和b可能分别是( )
【小题2】若图中c为300米,d=a,则沿图中xy直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c、d为等高线上的数值,b为闭合等高线中某点的海拔,xy为过等高线的一直线,虚线表示河流,图中等高距为200米。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若图中c为300米,d=c,图中a和b可能分别是( )
A.100米 350米 | B.100米 500米 |
C.500米 300米 | D.500米 250米 |
A.![]() | B.![]() |
C.![]() | D.![]() |
6.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某地等高线图,图中虚线表示景观步道。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虚线是景观步道的一段,其最大的缺点是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常年水域为海洋 |
B.该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
C.最高峰不超过110米 |
D.站在山顶可全程观看景观步道 |
A.林荫蔽日 | B.云雾缭绕 |
C.坡度过大 | D.山洪隐患 |
7.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隧道
【小题2】图中M、N、P、Q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

【小题1】图中隧道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 B.长度大约为6 000 m |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 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
A.MQ | B.PQ | C.MN | D.NP |
8.
读某城市城区示意图,该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为60平方千米,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海平面上升0.5米,该城市主城区被海水淹没的面积约为
【小题2】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的地面坡度最大的是

【小题1】若海平面上升0.5米,该城市主城区被海水淹没的面积约为
A.18平方千米 | B.33平方千米 | C.51平方千米 | D.78平方千米 |
A.e地 | B.h地 | C.q地 | D.f地 |
9.
下图为我国M、N两地某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刻示意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日最接近的日期是
【小题2】M地位于N地的

【小题1】该日最接近的日期是
A.10月1日 | B.7月1日 | C.4月1日 | D.1月1日 |
A.东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西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11.
田纳西河源自阿巴拉契亚山地西坡……大部分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河道,通航便利。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1 800立方米/秒。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 ②流域内降水丰沛 ③下游河谷较开阔 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小题2】田纳西河的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节( )
【小题1】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 ②流域内降水丰沛 ③下游河谷较开阔 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夏秋 | B.秋冬 | C.冬春 | D.春夏 |
12.
读我国部分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肃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
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 |
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
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
14.
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
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 |
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
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
15.
下图为某区域自2000年至2014年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②时期的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依次约为
【小题2】按时间由早到晚的先后顺序,该国依次经历的发展阶段是

【小题1】在②时期的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依次约为
A.30∶20∶50 | B.45∶10∶45 |
C.37∶26∶37 | D.25∶52∶23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①② | D.④③②① |
16.
专家认为: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实际上就是电力供应紧张,由此,才导致了煤炭和石油的连锁反应。在未来2~3年时间内,中国将出现电力紧张状况。浙江、江苏和上海将是缺电的重点地区。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分布、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及西电东送示意图。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不属于缓解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区能源短缺的重大工程的是
【小题2】由于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炭,这将主要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哪种污染的程度
【小题1】不属于缓解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区能源短缺的重大工程的是
A.南水北调 | B.西电东送 | C.三峡工程 | D.西气东输 |
A.水体 | B.固体废弃物 | C.大气 | D.噪声 |
17.
梯度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获得发展。读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类型主要是
【小题3】中介机会是在产业转移中,介于企业及其转移潜在目标地之间,起沟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这种中介机会可能是

【小题1】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 | B.经济发展水平 |
C.劳动力数量 | D.能源消费结构 |
A.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 B.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
C.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 D.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
A.乡土情结和政府合作 | B.政府合作和能源供应 |
C.能源供应和土地价格 | D.乡土情结和土地价格 |
3.选择题- (共3题)
4.填空题- (共3题)
22.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一陡崖M,其海拔至少为 米,乙村位于甲村 方向。
(2)有人计划在甲村前河流a、b两处修建一码头,你认为哪处更合理?说明理由。
(3)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1、2方案哪个更合理?理由是什么?

(1)图中有一陡崖M,其海拔至少为 米,乙村位于甲村 方向。
(2)有人计划在甲村前河流a、b两处修建一码头,你认为哪处更合理?说明理由。
(3)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1、2方案哪个更合理?理由是什么?
23.
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南方________,北方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东部________,西部________。
(2)图中A是________工程,轮南所在地区近几十年来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3)图中B是________工程,它将形成南部、中部、北部三大输送通道;其北部通道是将________的水电和________、________的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
(4)图中工程C是________。

(1)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南方________,北方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东部________,西部________。
(2)图中A是________工程,轮南所在地区近几十年来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3)图中B是________工程,它将形成南部、中部、北部三大输送通道;其北部通道是将________的水电和________、________的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
(4)图中工程C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