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N点的经度是 ,A地日落地方时为 。
(2)此时全球新旧日期的比值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
(3)A点位于B点的 方位,若一架飞机由A地飞到B地,则其最短飞行航线航行的方向为 。
(4)图示时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北半球节气)点,此后一周时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是 。
(5)试描述从5月1日到9月1日,A点的昼夜状况及变化。

材料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的意思是"黑暗的地方"。
材料二:下表为M地各月日平均日照时数。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日平均日照(h) | 0.6 | 2.0 | 3.0 | 4.9 | 6.0 | 6.3 | 5.4 | 4.6 | 2.9 | 1.9 | 0.8 | 0.3 |
(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被称为“黑暗的地方”,从地理角度说明原因。
(2)简述卑尔根各月日平均日照时数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说出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简述的形成过程。
2.单选题- (共12题)

【小题1】从避免自然灾害影响角度考虑,旅游度假中心宜建在(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a | B.b | C.c | D.d |
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15年9月23日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下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
A.北京 | B.黑龙江 | C.新疆 | D.西藏 |
A.20时48分12秒 | B.21时3分56秒 |
C.20时56分4秒 | D.20时52分8秒 |

【小题1】①②③阴影区比例尺的关系 (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无法比较 |
A.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距地心比①稍长 |
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东北方向 |
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
D.①区域到③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
2010年太阳活动进入活跃期(如下左图),到2013年太阳活动达到高峰期,发生了强烈的太阳风暴;而到2016年,太阳表面的黑子开始逐渐变少(如下右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
①全球都会出现极光现象
②北极附近会出现极昼现象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③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 |
A.耀斑与极光的产生无关 |
B.太阳活动高峰年,应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的活力 |
C.太阳黑子减少的年份,神舟飞船的信号接收易受干扰 |
D.2024年前后将再一次出现太阳活动高峰年 |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
A.曲线① | B.曲线② | C.曲线③ | D.曲线④ |
A.城市① | B.城市② | C.城市③ | D.城市④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春分到清明 | B.夏至到小暑 |
C.秋分到寒露 | D.冬至到小寒 |
A.白昼时间不断变短 | B.日落方位在西南向 |
C.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 D.正午日影朝向正南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甲为“‘嫦娥二号’卫星飞行轨道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包含图甲所示天体系统的最小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总星系 | B.银河系 | C.河外星系 | D.太阳系 |
A.①~②之间 | B.②~③之间 | C.③~④之间 | D.④~①之间 |
广东省茂名市(约21.5°N)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户南北均有阳台;两栋楼的楼高均是51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27米如图所示,有一地面停车场(车位布置如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小明的爷爷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小明家至少买到二栋的几楼以上( )
A.9楼 | B.10楼 | C.8楼 | D.都可以 |
A.甲车位 | B.乙车位 | C.丙车位 | D.丁车位 |

【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B.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 |
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东部薄,西部厚,东北薄,西南厚的特点 |
D.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 |
A.海平面 | B.上地幔顶部 | C.莫霍面 | D.软流层中部 |
读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处的岩石类型和形成的直接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变质岩、变质作用 | B.沉积岩、冷凝作用 |
C.岩浆岩、侵入作用 | D.沉积岩、固结成岩 |
A.②处表示地壳的水平运动 | B.③处表示断层构造 |
C.④处多地下水和油气资源的储存 | D.⑤处气温常年低于0°C,季节性积雪广布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