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
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3分)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_ ,原因有_______________。(3分)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 ,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3分)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_ ,原因有_______________。(3分)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 ,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
2.单选题- (共9题)
3.
(八)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问题。

【小题1】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小题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小题1】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①和③ | B.②和③ | C.①和④ | D.②和④ |
A.一个岛 | B.两个岛 | C.三个岛 | D.无岛 |
4.
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小题。

【小题1】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小题2】(小题2)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小题1】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A.甲、乙;① | B.乙、甲;② |
C.甲、乙;② | D.乙、甲;① |
A.③④ | B.④⑤ | C.⑤⑥ | D.③⑥ |
5.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题。

【小题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小题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小题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小题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6.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2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各题。

【小题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小题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小题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
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
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
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
A.变陡了 | B.变缓了 |
C.无变化 | D.无法判断 |
8.
图5(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5(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11-12题。

【小题1】根据图5(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5(a)中的
【小题2】图5(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小题1】根据图5(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5(a)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Ⅰ、Ⅱ | D.Ⅲ、Ⅱ、Ⅰ |
9.
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小题1】上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 |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
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 |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
A.石灰岩 砂岩 | B.花岗岩 流纹岩 |
C.大理岩 石灰岩 | D.安山岩 玄武岩 |
10.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 南北方向 B. 东西方向
C. 西北-东南方向 D. 东北-西南方向
【小题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A.
B. 
C.
D. 

【小题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 南北方向 B. 东西方向
C. 西北-东南方向 D. 东北-西南方向
【小题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A.


C.


11.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上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小题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小题1】下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 B.坡式梯田 | C.隔坡梯田 | D.反坡梯田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 B.修筑难度小 |
C.利于机械化耕作 | D.便于灌溉施肥 |
3.选择题- (共4题)
14.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y=ax2+bx+c与x轴相交于A,B两点,顶点为D(0,4),AB=4 ,设点F(m,0)是x轴的正半轴上一点,将抛物线C绕点F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C′.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