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 ,其形成原因是 。
(3)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4)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材料一: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中亚是世界上 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我国从中亚进口该资源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2)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 ,其形成原因是 。
(3)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4)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2.
读“美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_________山,B_________山,C_________河。
(2)A附近是美国最大的东北部工业区,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附近的农业带主要是_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_________山,B_________山,C_________河。
(2)A附近是美国最大的东北部工业区,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附近的农业带主要是_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
3.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______(②或③)线,理由是_________。
(2)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_ 村,理由是什么?______。
(3)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___________;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

(1)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______(②或③)线,理由是_________。
(2)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_ 村,理由是什么?______。
(3)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___________;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4.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减少工程投资、减少施工难度的角度考虑,滇新(昆明—新加坡)铁路的修建不需经过( )
【小题2】从中国乘船驶进①国附近时,人们都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3】图乙中的丙国位于图甲中的那个位置( )

【小题1】从减少工程投资、减少施工难度的角度考虑,滇新(昆明—新加坡)铁路的修建不需经过( )
A.越南 | B.老挝 |
C.泰国 | D.马来西亚 |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 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 |
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 | D.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5.
【小题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 )
【小题2】“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的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壮丽山河的画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 )
A.天山 | B.阿尔卑斯山 |
C.青藏高原 | D.珠穆朗玛峰 |
A.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
B.中南半岛河流自西东流,说明地热西高东低 |
C.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
D.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 |
6.

【小题1】“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小题2】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
7.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例①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小题2】影响甲、乙两地农业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小题3】对该区域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小题1】图例①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大牧场放牧业 | B.乳畜业 |
C.混合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A.热量 | B.地形 | C.光照 | D.水源 |
A.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气候广布 | B.河流结冰期长,大多有凌汛现象 |
C.海岸线曲折漫长,多良港 |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 |
8.

【小题1】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 )
A. 冬季暴雪 B. 台风频发
C. 多洪涝灾害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小题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合掌造”是日本(岛屿中部是山地)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 )
A. 冬季暴雪 B. 台风频发
C. 多洪涝灾害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小题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9.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 |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 |
A.①到②地势由一级阶梯到二级阶梯 |
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
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
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
10.
【小题1】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
A. ①图 B. ②图 C. ③图 D. ④图
【小题2】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小题3】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 )
A. 朝鲜 B. 韩国 C. 俄罗斯 D. 蒙古
某游客在日记中记录: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
【小题1】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
A. ①图 B. ②图 C. ③图 D. ④图
【小题2】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小题3】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 )
A. 朝鲜 B. 韩国 C. 俄罗斯 D. 蒙古
11.
【小题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小题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 B.地形 |
C.季风 | D.海陆位置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
12.
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小题2】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小题1】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自东南向西北 | B.自西北向东南 |
C.自西南向东北 | D.自东北向西南 |
A.甲乙河段 | B.乙丙河段 |
C.丙丁河段 | D.丁戊河段 |
13.
下图为阿拉斯加输油管道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石油管道的长度最接近( )
【小题2】一个旅行社在某地举办攀岩比赛,需要制作陡崖剖面图海报,想宣传“险、奇”效果,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小题1】该石油管道的长度最接近( )
A.800千米 | B.1200千米 |
C.1600千米 | D.2200千米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
14.
图1是“40°N的地形剖面图”,图2是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面2题

【小题1】若图2是图1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则图2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2】四地中最符合图2所示气候特点的是

【小题1】若图2是图1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则图2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5.
下面为“欧洲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流域界线),该河流水量充沛,季节变化大,流域内出产优质葡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径流量最小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小题2】下列关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C.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D.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小题3】该河流流域内出产优质葡萄的气候资源优势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 B. 全年降水丰富
C. 夏季光照充足 D. 冬季昼夜温差大

【小题1】该河流径流量最小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小题2】下列关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C.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D.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小题3】该河流流域内出产优质葡萄的气候资源优势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 B. 全年降水丰富
C. 夏季光照充足 D. 冬季昼夜温差大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