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南某地有山有水,气候湿润。原有4个行政村,居民7600人,主要从事粮食种植和禽畜养殖,多数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因植被破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年来,该地合村并镇,建起多个工业园区,旅游业发展迅速。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A点所在地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图中公路最大高差约为________。
(2)右图为滑坡和泥石流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发生这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
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 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
(3)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下乙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________和________。

(4)该地区要在AC、BC河段中选择一处开发“漂流”项目,选择你支持的一个方案,并为其提供论据。
(5)水务部门监测发现:近年来图中湖泊入湖泥沙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6)指出该地区合村并镇中城镇选址(甲、乙、丙、丁)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
浙南某地有山有水,气候湿润。原有4个行政村,居民7600人,主要从事粮食种植和禽畜养殖,多数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因植被破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年来,该地合村并镇,建起多个工业园区,旅游业发展迅速。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A点所在地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图中公路最大高差约为________。
(2)右图为滑坡和泥石流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发生这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
A.突发地震



(3)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下乙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________和________。

(4)该地区要在AC、BC河段中选择一处开发“漂流”项目,选择你支持的一个方案,并为其提供论据。
(5)水务部门监测发现:近年来图中湖泊入湖泥沙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6)指出该地区合村并镇中城镇选址(甲、乙、丙、丁)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甲河流流出山口后,径流量沿途逐渐减小,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
(3)根据材料二,简述此次黄河乌海河段洪涝形成过程。
材料一 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 2011 年 12 月 17 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造成当时的 2 个乡镇 5 个村 900 余户 4 000 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1.3 亿元。
(1)我国有多条地理界线经过乙所示山脉,请列举两条地理界线。(2)甲河流流出山口后,径流量沿途逐渐减小,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
(3)根据材料二,简述此次黄河乌海河段洪涝形成过程。
2.单选题- (共7题)
3.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及山脉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图中四城市所在地区属于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是( )


【小题1】关于图中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简称是陕或者秦 | B.b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
C.c人口稠密、是我国壮族的集中分布地 | D.d西侧与四川省相邻,东临东海 |
A.a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 | B.b山脉东侧是云贵高原 |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 D.d山脉南侧是四川盆地 |
A.太原 | B.福州 | C.拉萨 | D.武汉 |
4.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小题2】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小题1】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 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 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
5.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 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 米
C. 夏季河流流量较大 D. 乙处位于山谷
读下图“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 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 米
C. 夏季河流流量较大 D. 乙处位于山谷
6.
下图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读图,关于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C位于B的东南方向 |
B.北极航道中AB段的走向为东北-西南 |
C.B地与D地最短距离约为9 990 km |
D.从大连飞往鹿特丹的航班,最近距离的航向为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
7.
如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小题1】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 |
B.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 |
C.雨带的北侧盛行偏南风,南侧盛行偏北风 |
D.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 |
A.雨带位于b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 B.雨带位于d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
C.雨带位于g时,长江流域干旱少雨 | D.雨带位于h时,东南沿海台风活跃 |
8.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各月流量变化情况推断,该河流最可能为( )
【小题2】下列关于该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3】该河流域所在地区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

【小题1】根据各月流量变化情况推断,该河流最可能为( )
A.珠江 | B.长江 | C.湘江 | D.松花江 |
A.该河流有结冰期 |
B.该河流一年中有两次汛期 |
C.该河流3、4月份流量增大是因为春季降水多 |
D.该河流7、8月份流量增大是因为夏季降水多 |
A.棉花 花生 | B.甜菜 大豆 |
C.油菜 棉花 | D.甘蔗 大豆 |
9.
A. 含沙量大 B. 流速快 C. 流量大 D. 结冰期长
【小题2】根据材料,推测干热河谷谷底生长的植被可能有
①高山草甸②仙人掌③稀树灌丛④常绿栎林⑤松栎混交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小题3】推测“干热河谷”的成因可能是
A. 气候异常 B. 植被破坏 C. 热岛效应 D. 焚风效应
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大多干旱少雨,一条条河谷,就像在湿润的横断山区中镶嵌的“干旱带”,景色与横断山区的湿润地区大相径庭,它们被称作“干热河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 含沙量大 B. 流速快 C. 流量大 D. 结冰期长
【小题2】根据材料,推测干热河谷谷底生长的植被可能有
①高山草甸②仙人掌③稀树灌丛④常绿栎林⑤松栎混交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小题3】推测“干热河谷”的成因可能是
A. 气候异常 B. 植被破坏 C. 热岛效应 D. 焚风效应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