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A城市在B城市的 方向,B城市到C城市的距离约 千米。
(2)左图和右图比较,比例尺较小的是 ,判断依据是 。
(3)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

(1)上图中的水库大坝选择的地形条件,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大坝的设计与建设需考虑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上图的大坝设计(图距约为0.8㎝),坝长和坝高分别大约是()
A、90m,100m B、80m,150m C、72m,50m D、72m,100m
(4)在图中水库淹没的最大范围是 m等高线以内的区域
(5)在下图观察,大坝上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落差应H1、H2、H3中的 ____,水轮发
电机应安装的位置是(A或B)__________ 。

(6)下图是水库所在河流的流量过程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C表示水库大坝下游流量过程 B、曲线D表示水库大坝上游流量过程
C、曲线D表示大坝建成后流量过程 D、曲线D表示大坝建成前流量过程
(7)大坝建成后,对于水库下游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航运条件改善 B、洪水危害减轻 C、泥沙淤积加重 D、年经流量增加
(8) 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火车车辆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经上图的铁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地所在的省区简称是( )
A、鲁 B、浙 C、青 D、吉
(10)陡崖的相对高度是
2.单选题- (共8题)

【小题1】比较不同纬线的长度
A.①线是②线的1/2 | B.②线比③线长 |
C.③线比④线长 | 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 |
A.E点 | B.G点 | C.H点 | D.K点 |
某飞行员驾飞机从A机场(30°N,120°E)起飞,为了经济省时,飞机必须沿最短航线飞往B机场(35°S,60°W)执行任务。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飞机的航向应为( )
A.一直向东南 | B.一直向西北 |
C.先向北后向南 | D.先向南后向北 |
A.175×111 km | B.185×111 km |
C.65×111 km | D.155×111 km |

【小题1】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 )
A.东北方 | B.东南方 | C.西北方 | D.西南方 |
A.0.11万km2 | B.1.1万km2 |
C.11万km2 | D.110万km2 |
A.北半球 东半球 | B.北半球 西半球 |
C.南半球 东半球 | D.南半球 西半球 |
【小题1】山东内陆地区的钢铁企业搬迁重组的主要原因
①运输成本高 ②接近原料产区 ③资源短缺 ④环保压力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水源充足 | B.劳动力丰富 |
C.海运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 D.科技发达 |
【小题1】文章描述的污染类型有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③热污染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②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③机械制造业先进 ④经济发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3.选择题- (共5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历史纵横》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材料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正确的是( )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_____,_____,_____,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_____,_____,_____。
①结构全不用钉 ②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③加工工艺精密
④简洁而典雅 ⑤用榫铆接合得天衣天缝 ⑥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
土炕温情
①我是在土炕上降生的,自然在土炕上摸爬滚打长大。暖烘烘的土炕温暖了我童年的记忆,也焐热了我的人生。
②我对故乡的记忆,首先从土炕开始。生活在广袤陕北的家乡父老,在那艰难困苦的年月,也一定与我一样,感受过土炕的温度。
③寒冷漫长的冬季,土炕给劳碌了一年的庄稼人提供了温暖的时光。父亲虽然没有上过学,可小时候曾在私塾门外听过一些课文,也识了不少字。他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坐在土炕上,摇晃着头,缓缓地给我吟诵起《三字经》或《百家姓》。牙牙学语的我,趴在父亲面前,虽然不懂“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些句子的含意,却懵懵懂懂地跟着父亲一句一句地吟诵着。
④父亲一生最引以为自豪的是他参加过的无数次战斗,这也成为他最爱讲述,且永远讲述不完的故事。在那热乎乎的土炕上,我不知聆听过多少遍他老人家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战斗故事。尽管这些故事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可每次听到仍然是那么激动亢奋。
⑤父亲成了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在小小的土炕上,我萌生了像父亲一样顽强拼搏的远大志向。
⑥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家七八口人,兄弟姐妹都不到干大活、受大苦的年龄,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身有残疾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来操持。印象中,父母永远都是闲不住的人。他们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迟,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操持家务上。夜里,疯跑了一天的我们,吃完晚饭,早已累得倒头睡了。可整日劳作的父母,依然为我们忙碌着。如豆的油灯下,满头华发的母亲,总是盘腿坐在炕头上,眯着眼,一针一线地为我们缝补着破烂的衣服和鞋袜;要么就给我们捉衣服上的虱子。而一脸沧桑的父亲,则往往嘴里噙着旱烟锅,圪蹴在后炕头,一声不吭地捻着羊毛线;要么就挑织毛袜子,为我们过冬早做准备。父母二老为儿女们操劳的专注神情,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⑦“三垧土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土炕成为陕北人生活的中心。
⑧永远难忘的是,母亲将做好的饭,舀在黑瓷盆里,端在土炕中央。一家人围着饭盆,你一勺他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尽管饭食不好,酸白菜、糠窝头、小米粥,或者是蒸洋芋、煮南瓜……可吃起来却是那样可口、香美,令人回味无穷!那时,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又贪食,一盆子饭哪能招得住兄弟姐妹们放开肚皮“海吃海喝”?三下五除二就吃了个底朝天。母亲心疼我们,总是不端碗。我常常催促她老人家赶快吃,可她总说不饿。其实母亲岂能不饿?她硬是忍着饥饿,把温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子女们。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痛得像锥扎似的。
⑨进城的这些年里,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住进了洋楼房,睡上了“席梦思”,吃的穿的那就更不必说了。可我总感到自己生活在空中楼阁里,食无味,心空虚,夜难眠。
⑩每当这时,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土炕,想起窑洞,更想起仍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我总觉得,睡在那充满温情的土炕上,才能与天地相互贯通,融为一体。而只有深入和贴近故乡、拥抱与融入土地,才让人过得舒心、踏实和幸福!
土炕温情
①我是在土炕上降生的,自然在土炕上摸爬滚打长大。暖烘烘的土炕温暖了我童年的记忆,也焐热了我的人生。
②我对故乡的记忆,首先从土炕开始。生活在广袤陕北的家乡父老,在那艰难困苦的年月,也一定与我一样,感受过土炕的温度。
③寒冷漫长的冬季,土炕给劳碌了一年的庄稼人提供了温暖的时光。父亲虽然没有上过学,可小时候曾在私塾门外听过一些课文,也识了不少字。他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坐在土炕上,摇晃着头,缓缓地给我吟诵起《三字经》或《百家姓》。牙牙学语的我,趴在父亲面前,虽然不懂“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些句子的含意,却懵懵懂懂地跟着父亲一句一句地吟诵着。
④父亲一生最引以为自豪的是他参加过的无数次战斗,这也成为他最爱讲述,且永远讲述不完的故事。在那热乎乎的土炕上,我不知聆听过多少遍他老人家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战斗故事。尽管这些故事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可每次听到仍然是那么激动亢奋。
⑤父亲成了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在小小的土炕上,我萌生了像父亲一样顽强拼搏的远大志向。
⑥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家七八口人,兄弟姐妹都不到干大活、受大苦的年龄,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身有残疾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来操持。印象中,父母永远都是闲不住的人。他们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迟,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操持家务上。夜里,疯跑了一天的我们,吃完晚饭,早已累得倒头睡了。可整日劳作的父母,依然为我们忙碌着。如豆的油灯下,满头华发的母亲,总是盘腿坐在炕头上,眯着眼,一针一线地为我们缝补着破烂的衣服和鞋袜;要么就给我们捉衣服上的虱子。而一脸沧桑的父亲,则往往嘴里噙着旱烟锅,圪蹴在后炕头,一声不吭地捻着羊毛线;要么就挑织毛袜子,为我们过冬早做准备。父母二老为儿女们操劳的专注神情,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⑦“三垧土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土炕成为陕北人生活的中心。
⑧永远难忘的是,母亲将做好的饭,舀在黑瓷盆里,端在土炕中央。一家人围着饭盆,你一勺他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尽管饭食不好,酸白菜、糠窝头、小米粥,或者是蒸洋芋、煮南瓜……可吃起来却是那样可口、香美,令人回味无穷!那时,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又贪食,一盆子饭哪能招得住兄弟姐妹们放开肚皮“海吃海喝”?三下五除二就吃了个底朝天。母亲心疼我们,总是不端碗。我常常催促她老人家赶快吃,可她总说不饿。其实母亲岂能不饿?她硬是忍着饥饿,把温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子女们。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痛得像锥扎似的。
⑨进城的这些年里,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住进了洋楼房,睡上了“席梦思”,吃的穿的那就更不必说了。可我总感到自己生活在空中楼阁里,食无味,心空虚,夜难眠。
⑩每当这时,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土炕,想起窑洞,更想起仍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我总觉得,睡在那充满温情的土炕上,才能与天地相互贯通,融为一体。而只有深入和贴近故乡、拥抱与融入土地,才让人过得舒心、踏实和幸福!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