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59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

1.综合题(共4题)

1.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图a)和“瓦伦西亚、华沙两城市气候统计图”(图b),完成下列问题。

(1)图b所示甲图和乙图中,表示华沙的是________图。描述瓦伦西亚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a中河流③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它是西欧航道网的主干,试分析该河流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
2.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3.

   在京津冀地区以个别城市为主题可以构成下图中四个旅游圈组成的旅游网络结构模式。近年来秦皇岛滨海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评价图中京津冀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说明秦皇岛解决旅游业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
4.

   一位到温哥华岛(如下图)环岛旅游的游客,发现该岛东侧海岸城镇较多,其中维多利亚是该区域最古老的城市;岛屿西侧海岸有许多高大的乔木,为著名的温带雨林(相对于热带雨林,气候更加温和,冬暖夏凉),并有许多峡湾和峭壁,建有大量的省立或国家公园。据导游介绍,该岛东西两侧每年都有大量的鲑鱼洄游,给该岛带来了丰富的渔获量,鲑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极高。

(1)推测温哥华岛的地势特征并简述理由。
(2)近年来,温哥华岛的旅游业有取代传统渔业的趋势,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12题)

5.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①—半岛B.②—岛屿C.③—海湾D.④—海峡
【小题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太平洋板块B.东临太平洋
C.地处南美洲D.地处北美洲
6.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位于中纬度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2】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20°W,50°N)B.②地以南位于中纬度地区
C.③地以东为东半球D.④地所在经线就是国际日界线
7.

   高一新生小明入学,从学校大门H出发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沿学校外缘走了一圈,手机计步器显示走了3 600步,计1 800米(轨迹见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明出发的校门,位于学校
A.东侧B.西侧C.北侧D.南侧
【小题2】学校面积最接近
A.120 000平方米B.8 000平方米
C.360 000平方米D.200 000平方米
8.
下图为2001年、2025年(预测)全球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据(单位:百万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1~2025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两个地区是
A.北美和拉丁美洲B.非洲和拉丁美洲
C.大洋洲和欧洲D.亚洲和大洋洲
【小题2】“人口数量及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导致欧债危机等一系列发展问题
B.非洲资源丰富,经济增长快,人口压力将很快缓解
C.北美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移民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很大
D.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城市化迅速,人口压力变小
9.

   “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一带一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
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
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
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小题2】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
A.大洋洲、西欧B.东欧、东南亚C.中亚、西亚D.东亚、南亚
10.

   据国际南极旅游运营商协会的数据表明,在过去五年中国游客南极游的数量一直呈增长趋势,仅在2016-2017年就有5286名游客到访南极洲。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表明现代旅游的特点是
A.旅游目的的娱乐化B.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C.旅游空间的扩大化D.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小题2】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人们探险猎奇欲望的增长B.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C.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D.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11.

   2017年5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沙特阿拉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随行翻译除了母语外,还应精通的语言是
A.西班牙语B.阿拉伯语C.英语D.法语
【小题2】随行人员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物是
A.清真寺B.寺庙C.佛塔D.教堂
12.

   “绿色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远离喧嚣与污染,亲近大自然,并能获得健康精神情趣的一种时尚旅游,提倡不仅要让大自然更绿,也要让人的心更“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许多地区提出“绿色旅游”口号,主要是针对
A.文物古迹的破坏B.交通拥堵问题
C.冲击正常社会秩序D.环境污染问题
【小题2】倡导“绿色旅游”则要求旅游开发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哪几类项目的建设
①污水处理
②新的旅游设施
③游客休憩地
④垃圾收集和处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3】下列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的是
A.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D.不购买野生植物及其制成品
13.

   2018年10月1日至7日,云南省共接待游客2238.98万人次, 同比增长19.95%(与2017年10月1日至7日数据比,下同) ,共实现旅游收入176.74亿元, 同比增长40.6%。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近年来,云南把旅游业作为立省之本,这表明
A.旅游活动可以提供就业机会B.旅游活动可促进经济发展
C.旅游活动可满足人们的需求D.旅游活动可扩大文化交流
【小题2】西双版纳地区有些宾馆、旅社的服务人员能讲英语,这说明
A.傣族人偏爱英语B.西南地区受印度英语扩散影响
C.英语是国际工作语言D.旅游活动可以促进文化交流
14.
“平湖秋月”和“断桥残雪”是西湖的两个著名景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欣赏图中“平湖秋月”中的“月”时应该
A.平视B.仰视C.俯视D.远眺
【小题2】欣赏“断桥残雪”时最重要的是
A.选择观赏位置B.选择特定的观赏点
C.把握观赏时机D.在适当的距离仰视
15.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读下列三幅民居景观图(①窑洞②竹楼③蒙古包),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旅游资源的分类来说,民居建筑应属于
A.人文旅游资源B.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C.自然旅游资源D.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小题2】下列选项中民居与其自然环境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①——土层深厚B.②——寒冷干燥
C.③——河网密布D.③——温和湿润
16.

   随着中国和俄罗斯合作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俄罗斯远东地区旅游。

结合俄罗斯某半岛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图中半岛游览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①林海雪原
②火山温泉
③峰林溶洞
④大漠孤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食”是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下列食品不是使用俄罗斯特产制作的是
A.芒果米饭B.黑鱼子酱C.黑面包D.马铃薯薯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