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598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

1.综合题(共3题)

1.
大豆起源于中国,后传播到全球各地。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目前,中国、美国、巴西是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中国生产的是非转基因大豆,美国和巴西以转基因大豆生产为主。

(1)中国、美国和巴西大豆产主产区的气候条件都适宜大豆的生长。判断中国、美国和巴西大豆主产区的气候类型。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根据美国大豆主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生产特点,分析美国大豆高产的原因。
(3)1983年后,巴西大豆产量直逼美国。从农业区位的角度,分析巴西大豆产量迅速增加的原因。
(4)大豆生长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中国大豆产量比美国、巴西等国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大豆主产区经常受到异常天气的影响。以中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华北地区为例,运用雨带推移的知识,分析该地区7、8月大豆生长的关键阶段经常出现异常天气的原因。
2.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岛气候的区域差异显著,只有少量小型食肉动物。环尾狐猴属于原始种类的珍稀濒危动物,栖息于较干旱的疏林岩石地带,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

(1)指出M河的流向并说出判读依据。
(2)岛屿东西两侧自然植被明显不同,说出岛屿东侧的自然植被类型,这种植被类型的出现属于何种地域分异?请分析导致该植被分布的气候类型成因。
(3)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和西南部成为环尾狐猴主要栖息地的自然原因。
(4)简述保护该岛热带雨林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3.
人口—产业的空间集聚和扩散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读深圳人口和产业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深圳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外商纷至沓来,“香港前店,深圳后厂”的格局迅速形成,涌现出大量纺织、电子,玩具等企业。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圳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转型,到2010年形成了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等为主的支柱产业。

(1)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根据下左图,说明其增长类型及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和上图,描述1979到1993年深圳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该产业形成的区位优势。
(3)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深圳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了“香港前店,深圳后厂”的格局,试分析这种产业集聚带来的影响。
(4)概述2000年以来深圳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外来人口数量和文化构成的影响。

2.单选题(共19题)

4.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的一部分。图示地形是
A.山脊B.山谷C.鞍部D.洼地
5.
2016年3月23日出现月食现象,该日上海可以观察到的月相是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6.
冬至日,微信群中纷纷相传“太阳要回来了”。这句话的地理涵义是,从冬至日到夏至日上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A.由小变大B.由大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7.
行星冲日,是指地外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的状态。由此可推断,太阳系中以下行星中可能发生冲日天象的是
①水星    ②金星   ③火星 ④土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农村传统的防御霜冻的做法是傍晚焚烧秸秆放烟。这样做是因为烟尘可以
A.增强地面辐射B.减弱地面辐射C.增强大气逆辐射D.减弱大气逆辐射
9.
2016年7月9日,台风“尼伯特”在福建泉州石狮沿海登陆。下图所示,台风中心过境台湾期间,高雄
A.风向由东南风转东北风
B.风速先变小后变大
C.风向由西北风转西南风
D.风速变得越来越大
10.
修建水库改变的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降水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地下径流
11.
图中a、b、c为海水等温线,且海水温度a>b>c,箭头代表洋流及其流向。下列四图中表示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图示是(   )
A.B.C.D.
12.
下列国家中,径流资源相对贫乏的是
A.巴西B.印度尼西亚C.美国D.新加坡
13.
下列地貌中,因板块碰撞形成的是
A.海岭B.海沟C.裂谷D.峡谷
14.
在火山口附近常可见到一种“浮石",它布满气孔,分量很轻,能在水中浮起。由此可以判断它是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15.
黄土高原呈现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其形成原因是
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
16.
《巴黎协定》是“人类送给地球最好的礼物”。《巴黎协定》缔约国承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将直接有助于( )
①减缓海平面上升趋势    ②减轻酸雨的危害 ③减缓臭氧洞扩大趋势   ④减轻极地冰川的融化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7.
以下关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都有规律,如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
B.任何自然资源,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C.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D.自然资源按赋存条件划分为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18.
西欧、北美东部、东亚和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区。这表明有利于人口集中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森林草原广布  ③沿海地势低平  ④气温适宜降水适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
内环、中环、外环、郊环……上海城市空间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这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文化传承C.城市职能D.平原地形
20.
上海虹桥商务区集商贸、会展、旅游等功能为一体。建立虹桥商务区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集聚B.人口C.交通D.地价
21.
城郊农业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必须的农副产品,其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来说,最靠近城市中心的农副产品基地是
A.粮食种植基地B.家禽养殖基地
C.花卉种植基地D.蔬菜种植基地
22.
传统民居的位置和建筑式样多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吊脚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东北黑土文化区B.四川盆地文化区
C.江南水乡文化区D.云贵高原文化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