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1)写出材料一图中A、B海峡的名称,并判断A海峡附近区域所处的自然带类型。
(2)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材料一 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1)写出材料一图中A、B海峡的名称,并判断A海峡附近区域所处的自然带类型。
(2)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2.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如下图),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材料二: 三沙市政府和驻岛单位通过多年合作,在永兴岛改良种植土壤,采用太阳能系统、雨水回收系统、自动收关天窗、活动遮阳网、喷雾降温系统和温室环境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等现代技术搭建“南沙温室大棚”,打造断型岛礁种植基地。至2016年2月实现岛产蔬莱自给自足。
(1)三沙市管辖的岛礁面积都很小,指出永兴岛的成因类型。
(2)根据材料,归纳永兴岛种植蔬菜的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3)永兴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但“南沙温室”中建立了“雨水回收系统”,试分析建立该系统的必要性。
材料一: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如下图),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材料二: 三沙市政府和驻岛单位通过多年合作,在永兴岛改良种植土壤,采用太阳能系统、雨水回收系统、自动收关天窗、活动遮阳网、喷雾降温系统和温室环境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等现代技术搭建“南沙温室大棚”,打造断型岛礁种植基地。至2016年2月实现岛产蔬莱自给自足。
(1)三沙市管辖的岛礁面积都很小,指出永兴岛的成因类型。
(2)根据材料,归纳永兴岛种植蔬菜的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3)永兴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但“南沙温室”中建立了“雨水回收系统”,试分析建立该系统的必要性。
3.
阅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渤海海峡直线距离106公里,最深处仅86米,位于海峡南部的庙岛群岛基本呈直线南北摆开,大小岛屿30 多个。相关部门规划在山东蓬莱至辽宁旅顺之间修建渤海海峡跨海公路和铁路两用通道(如图). 建成后,从辽东半岛跨越大海到山东半岛只需要2个小时。而目前从烟台到大连,乘船需航行8小时,公路则需1500余公里。

(1)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化学工业区,试分析该地区发展化学工业的区位优势。
(2)渤海海域水体污染严重,试分析其原因。
(3)关于建设动海跨海通道,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案:甲——采用南桥北隧方案;乙——采用全程隧道方案。
与甲方案相比,乙方案的优势有哪些?
(4)简述建设渤海海峡跨海公路和铁路通道的意义。
渤海海峡直线距离106公里,最深处仅86米,位于海峡南部的庙岛群岛基本呈直线南北摆开,大小岛屿30 多个。相关部门规划在山东蓬莱至辽宁旅顺之间修建渤海海峡跨海公路和铁路两用通道(如图). 建成后,从辽东半岛跨越大海到山东半岛只需要2个小时。而目前从烟台到大连,乘船需航行8小时,公路则需1500余公里。

(1)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化学工业区,试分析该地区发展化学工业的区位优势。
(2)渤海海域水体污染严重,试分析其原因。
(3)关于建设动海跨海通道,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案:甲——采用南桥北隧方案;乙——采用全程隧道方案。
与甲方案相比,乙方案的优势有哪些?
(4)简述建设渤海海峡跨海公路和铁路通道的意义。
4.
下图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1)简析世界四季类型分布的特点。
(2)A、B 两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四季类型有何不同? 简析主要原因。
(3)分析图中“四季如春”型的主要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4)举例说明为什么“春城”往往形成于低纬高原上?

(1)简析世界四季类型分布的特点。
(2)A、B 两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四季类型有何不同? 简析主要原因。
(3)分析图中“四季如春”型的主要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4)举例说明为什么“春城”往往形成于低纬高原上?
2.单选题- (共9题)
5.
下图是世界四个区域简图(阴影为海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依次属于( )
A. 亚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 B. 大洋洲、北美洲、亚洲、非洲
C. 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 D. 南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
【小题2】乙区域位于甲区域的( )
A. 西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依次属于( )
A. 亚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 B. 大洋洲、北美洲、亚洲、非洲
C. 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 D. 南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
【小题2】乙区域位于甲区域的( )
A. 西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6.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2】两国阴影区气候分布面积差异大的原因是
①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
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小
③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
④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大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国人口增长模式都属于现代型 | B.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 |
C.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 | D.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 |
①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
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小
③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
④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7.
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小题2】沿图中a-b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是

【小题1】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A.0.6 ℃ |
B.1.8 ℃ |
C.2.5 ℃ |
D.3.6 ℃ |
A.![]() | B.![]() |
C.![]() | D.![]() |
8.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无法比较
【小题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距地心比①区域稍长
B. 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东北方向
C. 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②区域到③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小题1】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无法比较
【小题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距地心比①区域稍长
B. 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东北方向
C. 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②区域到③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9.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小题2】L段(①、②两地之间) 的实际距离约为
【小题3】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小题1】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A.200 千米 | B.700 千米 |
C.400 千米 | D.1400千米 |
A.50 千米 | B.100 千米 |
C.300千米 | D.500 千米 |
A.春小麦、亚麻、甜菜 |
B.冬小麦、玉米、黄麻 |
C.棉花、春小麦、大豆 |
D.油菜、茶叶、春小麦 |
10.
读“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关于马可·波罗东行途中经过的ABC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小题4】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经过的DEF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小题2】关于马可·波罗东行途中经过的ABC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
B.B地终年炎热干燥 |
C.由C地到B地自然带体现以水分为基础的地带性规律 |
D.C地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A.D处为沟通两大洋的麦哲伦海峡 | B.F处附近荒漠广布,盛产石油 |
C.E处位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 D.此航线夏季行使顺风顺水 |
11.
下图为沿某大陆80°经线7月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东南部濒临太平洋
B. 气候干旱,以种植玉米为主
C. 旱涝灾害频发,对农业影响大
D. 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地至①地气温逐渐降低
B. 导致④地至②地气温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C. ③地是谷地,气温偏低
D. ③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A. 东南部濒临太平洋
B. 气候干旱,以种植玉米为主
C. 旱涝灾害频发,对农业影响大
D. 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地至①地气温逐渐降低
B. 导致④地至②地气温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C. ③地是谷地,气温偏低
D. ③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12.
【小题2】该省级行政区( )
①总人口数持续增加
②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
③人口流出现象严重
④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
下表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人口数据”,其人口密度与我国平均水平相当。完成下列问题。
A.贵州省 | B.青海省 | C.江苏省 | D.上海市 |
①总人口数持续增加
②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
③人口流出现象严重
④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3.
【小题2】从图中分析,导致我国粮食作物产量变化最主要原因是
下图示意我国2006—2012年粮食作物产量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2006—2007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下降 |
B.2007—2009年粮食作物产量在不断增长 |
C.2009—2010年粮食作物产量增长而播种面积下降 |
D.2009—201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 |
A.粮食作物复种指数不断增加 | B.大力推广生态农业 |
C.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 | D.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断增加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1